用盡全力掄起雙槌,敲出最后一記強音后,這首《破陣曲》終于結束,姜翎手握鼓槌,收攏雙腿,背對眾人,久久靜立。
眾人無不沉浸于激揚澎湃的鼓聲之中,一時有些回不過神來。
良久之后,人們逐漸醒轉,紛紛望向那道瘦小的背影,暗地里猜測她擂鼓時的心路歷程,甚至還有人腦補出了姜翎激動得難以自持、以至淚流滿面的畫面。
然而只有姜翎自己知道,她就是沒力氣了而已,劇烈的消耗后,感覺身體被掏空,渾身發軟。
不過她還是在心里感激了一下年少時的教育體系。
當年學校要求學生們必須參加至少一種課外興趣班,當時她興致勃勃地報名了鋼琴班。
學了約莫三個月,連不加和弦的《歡樂頌》都彈不出來,遂被踢到小提琴班。
在小提琴班待了一個月,依舊只能發出電鋸鋸鋼絲般刺耳的噪音,于是被踢到了薩克斯班。
在薩克斯班的經歷,與學洞簫的經歷雷同,吹得面紅耳赤卻難以成調,而且這種狀態同樣保持了一個多月,又被踢了。
一路輾轉,最后終于在鼓號班站穩了腳跟,在音律上沒有任何天賦的她,忽然發現自己對節奏還是比較敏感的,只要不碰旋律,她就是個王者。
于是姜爸爸和姜媽媽又在校外另外給她找了樂隊鼓手回來教她架子鼓,這一學就是好幾年。
空閑時或是心情不好、壓力過大時,她就會一個人關上門,咚咚鏘鏘地一頓發泄,然后整個人都舒坦了。
所以,這世上沒有無用的技能。
你花時間花精力學會的每一種看似不中用的技能,都會成為你身上隱藏的閃光點,說不好哪一天,就能讓你于人群中熠熠生輝,亮瞎眾人的眼。
緩了好一陣后,姜翎才放下鼓槌,徐徐轉身。
她臉頰通紅,額頭鼻尖全是汗珠,手臂隱隱顫抖著,雙目微斂,雙手交疊,緩緩屈膝,朝窗邊眾人行了個標準的福禮。
反應過來的暗香閣眾人這才忙不迭地鼓掌叫好,掌聲經久不息。
姜翎于掌聲、叫好聲中起身,由沈云菲攙扶著,繞過池塘往回走。
暗香閣內,二表哥沈慶隆回過神來,揮舞了一下緊握的拳頭,激動道:“這鼓曲委實慷慨激昂,聽得我這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讀書人都想上戰場去殺敵逐寇、保家衛國了!”
蕭靈兒頷首:“確實很能鼓舞士氣,若是能推廣到軍中,必能大放異彩。”
蕭觀瀾也認同妹妹的看法,但他沒吱聲。
鎮南軍的部分軍需和后勤都是他在接洽,他一表態,這件事肯定就會著落在他身上。
而跟那位郡主打交道,他有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