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太多,太后簡直要疑心是不是人為制造的了,可想想又覺得不可能,采藥是萬里臨時決定的,以寄懷的身手,若真有隱情,他不會發現不了。
至于唐家那小子身上的毒,她相信鎮南王府絕不可能為了兒女私情做這種事情。
看來,這兩個小的也算是有緣分,瞞著擋著,竟還能尋著機會湊到一處。
既然攔不住,就由得他們去吧。
她也年輕過,深知情之一事,猶如抽刀斷水,越是阻攔,便越是波濤洶涌。
倒不如順其自然。
路都是自己趟出來的,必須自己走下去。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不過,太后始終沒有提鎮南王妃來提過親的事情,只是叮囑道:“我讓寄懷隨你同去,另調遣一百鳳衛隨行,你若一路無病無災地回來了,我便饒了你這一回,倘若累病了瘦了,便罰你禁足到沈氏族學開課為止,你可知曉了?”
姜翎大喜,一疊聲地道:“是!孫兒遵命!”
太后見她一副歡喜的樣子,不由暗暗嘆了口氣:當年我情竇初開時,父皇和母后是不是也曾這般為我操碎了心?
她一時有些感慨,但并沒有再多說什么,而是對春蘭道:“去請金玲來替囡囡收拾行李。”
金玲姓姚,宮里人管她叫姚嬤嬤,如今年事已高,早不當差了,在宮里榮養著。
姚嬤嬤是太后從宋國帶過來的陪嫁宮女,從少女時代起便一直陪在太后身旁。
太后還年輕時,宋國的皇宮根本關不住她,一年十二個月,倒有九個月都在走江湖。
每次出宮闖蕩,替她收拾行裝的都是姚嬤嬤。
這宮里恐怕再沒有人比姚嬤嬤更清楚出門闖蕩應該帶些什么了。
姜翎謝過太后,從慈寧宮里出來后便讓珠翠去跟宮門口的蕭世子送信,告訴他酉時正在京都北門碰頭。
從京都快馬加鞭趕往漠北望蒼城,至少需要一個白天加半個晚上的時間,倘若選在明天上午出發,要么明晚住一宿,后天中午才能抵達,要么就得連夜趕路,凌晨抵達。
漠北一帶氣候條件比京都更惡劣,而且十分荒涼,半夜趕路容易遭遇狼群馬匪和流寇,十分不智。
因此,若要節省時間,今日出發才是最妥當的,前半夜一路走官道,既安全又便捷,后半夜找個村子或是城鎮歇腳,天亮繼續趕路,這樣的話,明日天擦黑就能抵達望蒼城了。
宮女里頭,會騎馬的只有珍珠一人,珠翠倒也跟著姜翎學了幾天,但還騎不好,僅僅是跑起來都夠嗆,更別說連夜趕路了,因此哪怕她哭唧唧的想跟著去,姜翎也沒同意。
這一趟因是趕著去救人,行李比較簡單,還好先前為了四國競技準備了不少騎裝,倒是夠用了,唯一可惜的是這些騎裝都是精貴料子,這么一趟長途跋涉磨損下來,估計再不可能穿第二回了:不耐造啊。
姚嬤嬤帶著珍珠收拾衣裳、護膚品、干糧、飲水、防蟲香料、姜茶、簡易被褥等物,姜翎則收拾武器銀針和一些常用藥材。
蕭觀瀾送的那把銀弓還沒有配箭矢,而且她現在的身高確實用著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