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除夕前后不動刀兵是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像乾國默認蒙舍漢國的年節里也不會去攻打他們一樣。
斥候每天都在回報蒙舍漢國大軍的狀態,每三個時辰回報一趟。
入夜時已經回報過了,說北蠻子在喝酒宰羊,軍營里跟過節一樣熱鬧。
誰能想到只半晚上的時間,他們便突進三十里,直接兵臨城下了。
如今城門大開,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止蒙舍漢國的鐵蹄了!
領頭的統帥用蒙舍話高喊道:“望蒼城就在眼前,兒郎們隨我沖進去,燒他們的房子!睡他們的女人!吃他們的孩子!從今往后,南邊溫暖濕潤的平原,都將是我們漢國的牧場!兒郎們沖啊!”
十萬北蠻子齊聲高呼:“沖啊!”
在震天響的馬蹄聲中,北蠻子沖進了城。
南華細作早就給蒙舍漢國的軍隊畫了城內的布防圖,軍營在哪里,庫房在哪里,糧倉在哪里,布防圖上都標識得清清楚楚。
因此這些北蠻子的騎兵進城后,迅速一分為四,三萬人去突襲乾國在城內的兵營,一萬人去搶庫房和糧倉,兩萬人屠城,剩下的四萬人,直接從望蒼城南門而出,去突襲南門外的乾國大營!
轟隆隆的鐵蹄進入街道后,宛如鋼鐵洪流一般,朝著四面八方蔓延出去。
從北蠻子進城,到毒煙藥效發作,姜翎總共留了二十分鐘時間。
倘若發作得太早,怕后面的北蠻子知道有詐,不肯進城,發作得太晚,又怕他們對望蒼城造成不可修復的破壞,怕士兵們拖不住驍勇善戰的蒙舍騎兵。
為了一口把這十萬北蠻子全吞掉,為了用最少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姜翎跟蕭觀瀾還有護國公以及龔遠發幾人,可真是摳掉了不少頭發,費盡了心思。
為了將十萬北蠻子拖在毒煙密布的城北一帶,這一片區域安置了數條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尖利的拒馬樁。北蠻子猝不及防之下沖過來,比烤肉串也就差一把火和一把鹽了。
只是一旦北蠻子傷亡人數多了,拒馬樁便不好使了,人和馬匹的尸體會堆積起來,成為后面的騎兵天然的階梯。
不過,當北蠻子的騎兵踩著同伴的尸體趟過第一層拒馬樁后,還有第二層拒馬樁在等著他們。
但也就這兩層了,倉促之下一時也做不出來更多的拒馬樁,否則誰不愿意層層疊疊的整條街都給擺上拒馬樁,讓北蠻子望樁哭斷腸?
第二層防線是盾陣與弓箭手的組合。
這一層防線純粹是血肉城墻,姜翎很不想用到這條防線。
但戰爭并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她能做的僅僅是減少犧牲,而不是空想無損地取得戰爭的勝利。
第三層防線則是所有的乾國士兵了,包括龔遠發的廂兵和募兵,以及護國公和唐維遠從京都帶來的禁軍們。
理論上來說,二十分鐘的時間,蒙舍漢國的騎兵不可能突破到這一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