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翎的擔心有些多余,趙暢就是個閑不住的,有機會出去玩兒,有熱鬧可以湊,無論是去哪兒,他都樂意之至。
“什么不太好,我看挺好的,就這么定了,我跟你們一起去。”趙暢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道。
于是前往南華的青少年觀光旅行團成員又增加了一位。
此后幾天,姜翎一直忙于準備,南華跟漠北不一樣,去漠北只用防寒保暖就好了,但是去南華卻得:防蚊、防蟲、驅蛇、防毒瘴、飲用水處理……
需要準備的東西委實有點多,姜翎跟蕭觀瀾商量著列了張清單,兩人分頭準備清單上的各種物資。
為了這趟行程,姜翎還特別定制了好幾個沒有圖案的雙肩背包,式樣十分簡潔,收納能力一流,就算后面需要喬裝打扮,也不會因為背包而穿幫。
兩人一直忙到臨出發前才總算把一切歸置妥當。
四月初二,皇帝終于駁回南華國書,并同樣寫了一份國書,托使臣交給新任國主。
國書里大致有兩個內容。
其一,恭喜國主登基,南華在新任國主的帶領下,必將國運昌隆、蒸蒸日上布拉布拉……
其二,大乾與南華世代交好,無需聯姻亦是盟友,當年南華與大乾曾共同抵御獸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布拉布拉……
國書上并沒有提姜翎半句,直接婉拒了聯姻的請求,態度比較強硬。
皇帝之所以強硬,最大的原因還是漠北大捷。
不僅僅是因為重創了蒙舍漢國騎兵,為乾國爭取到了至少五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還因為漠北之事有南華人的身影,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南華與蒙舍漢國結盟了,但這種前腳才想捅你一刀,后腳就想問你要糖吃的行為,太過兒戲了一些,沒有絲毫結盟的誠意。
皇帝自詡明君,怎么可能在這種事情上犯糊涂?
四月初四,南華使臣向皇帝辭行,皇帝準奏。
四月初五,使臣離京。
就在初四那日,姜翎一行人先于南華使團離開了京都。
南華使團回國,會途經南境重鎮南荒城,并在那里接受盤查后才能離開大乾國境,渡霓江回到南華。
因此姜翎他們決定先一步抵達南荒城,在那里喬裝打扮后,跟在使團后面進入南華地界。
這一趟出門,姜翎沒有帶丫鬟和宮女,盡管珍珠和已經徹底學會騎馬的珠翠再三懇求隨同前往,但姜翎還是狠心地拒絕了。
南華那地方,可比漠北兇險多了,如果帶上她們,姜翎真不敢保證自己能把人全須全尾地帶回來。
姜翎帶了兩個營的鳳衛,共計一百二十人,八名隊長她給帶走了六名,只留了兩人照管家里。
能被選為隊長的鳳衛,大多是有一門拿手絕活兒的佼佼者,深入敵后搞間諜活動,帶上她們更保險一些。
蕭觀瀾依舊是帶著蘇煙和云墨二人,沒有帶別的家將,去了南境,那里多的是熟悉南華環境的將士,沒必要千里迢迢從京都帶人過去。
趙暢身邊只有一個冷月。
蕭靈兒也沒帶丫鬟婢女,而是帶了兩名女家將。
四月初四一大早,天還沒亮,一行人便在京都南門外碰了頭,然后騎馬出發,迎著晨曦,一路向南。
四月天,春光明媚,草長鶯飛,山花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