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
白光一閃,鬼才出現在張余的身畔。
張余露出笑容,說道:“前輩,你說這本書,是不是普通的書?”
鬼才直接搖頭,“并不普通。”
“不普通……”張余心頭一動,說道:“那這是什么書?”
“是一本修煉真氣的功法……”鬼才說道。
“修煉……真氣的……功法……”張余不禁瞠目結舌,實在沒有想到,竟然能夠得到這樣一個答案。
張余之前一直都是靠聚氣丹提升真氣,但他現在已經發現,聚氣丹對于提升他的真氣,漸漸起不到作用。
這倒是跟他先前的預想一樣,聚氣丹是菜鳥用的,服用一段時間,就達到了瓶頸。自己目前并沒有得到更為高級的丹藥煉制方法,雖然還有一個淬骨丹,可還沒有騰出功夫去煉制。
但很顯然,淬骨丹跟真氣并沒有什么關系。
眼下突然得到一個關于修煉真氣的秘籍,怎不叫人激動。
張余跟著說道:“還請前輩指點。”
鬼才并沒有說話,只是抬起手來,伸向張余。
張余立時會意,將手里的書放到一邊,右手攥住胸前的“鬼才”玉佩,左手跟鬼才的手放到一處。
兩個人的手放到一起,并沒有絲毫觸感,張余只能感覺到一片冰涼。冰涼的感覺很讓人受用,張余的大腦很快變得格外清晰。
他閉上眼睛,回憶起之前在書上看過的內容。
張余隨著真氣的提升,精神力也為之提升,記性要比以前好得多,特別是書上看過的內容,基本上能夠做到過目不忘。
此番回憶起來書上的內容,張余很快發現不同之處。特別是對于那幅人體圖,又有了新的理解。
按照書上的說法,孟子善養浩瀚之氣,此氣為七種: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而文天祥所養之氣只有一種,便是天地之正氣。
所謂正氣,必然是人正、心正,正氣由腳直貫頂門,自然也就是天與地,再加上人,便是天地之正氣匯于一身。
漸漸,張余感覺到身體有了些變化。果然從腳底有一絲氣流流入體內,順著經脈向上,一直來到頂門,隨之又向下,順著經脈進入丹田,在丹田內轉了一圈,融入氣海。
整個過程,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讓這一絲小小的氣流融入丹田,張余發現仿佛是滄海一粟,少的可憐。
他也領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他睜開眼睛,不禁一陣困倦。
張余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全是因為消耗了大量陽氣導致,好在自己有聚陽傘,要不然的話,真不敢隨便輕易請鬼才出來幫忙。
放開鬼才的手,張余正好看到書房內的座鐘,好家伙,都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
張余不由得說道:“鬼才,我折騰這么一氣,怎么才增加這么點真氣……瞧這個架勢,哪怕修煉一天,也增加不了多少……”
“這個地方,靈氣稀薄,對于增加真氣,難度確實很大。另外,你這功法,需要頂天立地的修煉,你腳下不是大地,頭頂不是天空,一次能夠練出的真氣自然更少。”鬼才很是淡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