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常使用繞后的方式風箏對手的狙,都是會切后排的。
李樂飛在隊伍里甚至已經有專門的人針對魏娜圍堵,保證她從降落后就茍不住。
這時候狙擊手已經從魏娜標記點背后6點鐘方向繞一個大圈過來。
魏娜的出現看上去沒什么用,但HOH這邊必須分散出2個人來專門去防著魏娜的偷襲。
于是祁航只得左右兼顧。
這是零和博弈下的一種納什均衡。
兩邊直播間的高手們終于有人看懂魏娜下場的這波操作了:【Winner只是想支開祁航注意力】、【這樣決策也對,不然祁航的存在對A.U.I來講真的不公平】、【但我還是覺得A.U.I輸不起】、【請祁航來分明是你家飛飛輸不起好嗎!】
起初祁航完全沒把魏娜的騷擾當成一回事:“小CE去擋一下后面偷襲,我還是帶著老板。”
狙擊槍能用好,必須預判好敵人移動速度和路徑。
比如你判斷距離,50碼的距離到底要預留多少個身位這種,必須在上萬次實戰訓練中總結出經驗和肌肉記憶才行。
PUBG的地圖碼數跟LOL游戲的完全不一樣。
對于魏娜來講,敵方移動速度根本就是個不可捉摸的變量,像祁航這樣的身法大神去跟小白菜經驗的魏娜那就是殺雞焉用宰牛刀了。
魏娜剛進場的兩局,確實沒有起到針對性分散祁航注意力的作用。
她剛一露頭就被小CE盯上直接被秒。
要想適應一款完全陌生的游戲的攻擊碼數,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趙流輝已經連輸了16場,這16場,他已經用甩狙打中祁航8次,有3場都是因為被祁航直接甩狙打死而退場。
就這,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魏娜有點急的想哭。
30場對決,賽程已經過半,李樂飛在祁航的后方開路下已經15次爆頭命中趙流輝的角色。
除了李樂飛本身有極強的壓槍能力外,他的游戲適應能力也純是說明了他的天賦異稟。
祁航的存在實在是太過虐人了,就連破曉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魏娜這樣頻繁的送死,讓大家看著都非常心疼。
破曉甚至都在盤算接下來第二項怎么找補回來分數的辦法。
直到第17局,魏娜不再選擇繞后了。
她只撿手雷。
這種武器是比開槍瞄準難操作上百倍的武器。
唯一的優勢就是可以進行自殺式攻擊,手雷再配上燃燒彈的話,至少能帶走前排突圍的兩個人。
第17局,祁航被帶著燃燒彈的魏娜的手雷冷不防的偷襲一下,接著祁航被趙流輝爆頭狙殺。
趙流輝終于贏了一局。
打到了第17局才終于贏了一局。
這是一種什么概念?
就是后面所有局他都能贏,鐵人三項賽的第一個回合也是他輸了。
李樂飛摘下來耳機揉揉眼睛喊話KDT問:“呵……你們要挑戰的30場確定要打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