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對手有200點物理抗性,這個時候該出什么樣的武器,才能最有效的給對手造成傷害。”
“200法術抗性抵消66%的法術傷害,300法術抗性抵消75%的法術傷害,
假設護甲值為X,
則減傷百分比=X/(100+X)
假設護甲為X,百分比穿透為A,則有效護甲值為(1-A)乘以X。
當前抗性*0.01/1+當前抗性*0.01.”
趙流輝在復盤室里的黑板上,先把計算公式寫了下來。
破曉還沒等趙流輝開說就開始提反對意見:
“所以說穿透公式適合的場景少,現在版本正常情況,200法術抗性抵消66%的法術傷害,300法術抗性抵消75%的法術傷害,
后期主力抗傷害的上單帶穿透裝備妥妥穿透滴溢出,邊際效用遞減。
適合穿透的場景都是對于雙抗很高的英雄,
用排除法把那些邊際效益遞減非常高的剔除出來,再對照HOH上單那幾個常用英雄即可。
沒必要把所有的英雄雙抗遞減規律都計算一遍,時間上也來不及。”
“來得及,我來算,1個小時高定。”
趙流輝可以馬上寫一個算法,把破曉提出的這個問題解決。
“我知道你算力可以解決排序,可是你讓大家都記住這個順序,再配合BP的流程讓所有教練都背下來,這個時間來不及。”
破曉知道現實是什么,現實就是人神有別。
這時候上單最在意的聽:“還是那個問題,取平均值來算,有最優解。
但如果英雄本身雙抗很高的話,即便有遞減順序,沒辦法算出來最優的BP方式,
還是要看對手第一個英雄選什么,最后怎么搭配陣型。”
“特殊英雄抗性高于70的,面對85抗敵人,
前50%穿透的增傷效果是(1-(0.85*0.5))/(1-0.85)-1=950%,
后50%的增傷效果是(1-(0.85*0))/(1-0.85*0.5)-1=74%。”
趙流輝還想強行灌輸一波,強調自己在BP環節就可以根據已經算出的抗性穿透遞減順序,決定下一個BP位置。
“所以還是只能在已知對手先使用什么上單英雄的條件下才能選擇BP順序。”隊里的教練已經跟趙流輝不在一個頻道上。
教練們在交頭接耳的討論是否是讓KDT這次夏季賽季后賽在藍方。
因為大家只要一提算數就頭大,所以干脆岔開話題。
可是這些都是趙流輝在賽前必須該做好的事情。
他來決定,KDT在藍方還是紅方。
他們KDT在夏季賽小組賽打出了很好的成績,可以直接選邊。
呂燕清從珠峰那邊順利回來了,此刻她聽懂了抗性公式算法,小聲跟魏娜交流意見。
“你們可以在前期裝備還沒攢齊的情況下,前10分鐘主增傷武器,
10分鐘后可以逐漸增加抗性穿透武器,
如果比賽時間拖延到20分鐘,就逐漸脫掉抗性穿透武器,換成真傷和反甲,
就完美解決抗性穿透溢出的問題。”
魏娜輕輕點頭。
不愧是學霸呀,這些教練看不懂的匹配公式,呂燕清只需要3分鐘就能全部看明白。
并且,她還能協助趙流輝寫一個算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