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浮尸內經》這本尸集的原因,主要在于簡介頁給出的關鍵詞-【浮空遁地】、【化勁消力】。
在經歷過浮島、龍舟、鎖鏈以及尸國后,韓東在對這一世界有著大致的了解。
基本能肯定【Ⅲ等】失控者對應著神話體的境界。
因此,抓捕任務的就定在第二檔要求……韓東必須能在關鍵時刻脫逃,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減少遭遇失控者后被殺死的概率。
這本《浮尸內經》的創作者是尸國最早一任內閣大學士。
其生平著有大量的文學作品、治國綱領……而這本《浮尸內經》則是唯一涉及到修煉的作品。
其創作方式,也沒有依照籠統的尸集規范,而是根據自己的創作風格與主觀想法來寫的。
由于杜之靖在當時的權位極高,幾乎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這本不符合吏部規范的《浮尸內經》也在他的要求下不作任何修改而收入尸集。
然而,數百年來。
由于這本書的前篇,通過極其大量的篇幅來講解杜之靖所感悟的【浮尸道】。
而且采用了大量晦澀難懂的字詞、語境去表達,通篇也沒有任何關于修煉的圖畫來配合描述,閱讀難度高得可怕。
一旦跳躍前面的講解章節,也根本無法進行后續修煉。
這就導致沒有人中途就放棄了,改為修煉其它尸集。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便是【浮尸】。
按照開篇的說法,必須理解了這一概念才能進行后續的修煉。
這樣一本三倍厚度于常規尸集的書籍,一字不漏地記載于韓東腦袋中。
在被關押至地牢后,韓東便沉浸于《浮尸內經》的閱讀。
的確。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就連韓東這樣的學霸都看得很難受。
這位杜大學士的思維猶如天馬行空,在闡述相關概念時還會時不時跳到一個還無鋪墊,甚至對前文沒有任何關系的故事中,但這些故事里的一些細節或是理念又會與中途的一個概念聯系到一塊。
不過,生前作為教授的韓東,也擔任過一些頂級期刊的審稿人。
一些涉及到全新理念的稿件同樣很難理解,需要將自己的思維融入到投稿者構建的理念中,才能徹底明白對方想要說明什么。
慢慢的。
韓東將一個個理念點、故事以及杜之靖創作期間的給出觀念詞全部挑出來,通過連線的方式重新進行拼裝與閱讀。
以這樣的方式,總算進入到杜大學士構建的【浮尸體系】。
“難以置信!類似于清朝的世界背景,居然會有這樣一位能感悟宇宙的大學士……所謂的浮尸,是一種將自身與流態宇宙相連接的概念。
類似于【黑渦軀干】能適應并接納一切的感覺。”
韓東重新睜開眼睛時,已是囚禁于地牢的第十天。
中途或許有過睡眠,但韓東完全不記得。
這十天的時間里韓東本身沒有任何的進步,依舊屬于「白僵」范疇,只是將《浮尸內經》的前文內容完全理解。
不過。
就在韓東起身時,忽然感覺自己的僵尸身體異常輕盈,甚至有一種快要自行漂浮的感覺。
“怎么回事?我明明還沒開始進入到修煉環節……難道是十天沒吃東西,快要餓死了嗎?”
不過,后續韓東真的發現,這不是錯覺也不是自己快要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