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和兄弟幾個,其實一直都挺看不上白王氏和白宗敏母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白王氏人品不太好。
這件事要從白王氏嫁給老國公白景林說起。
當初白王氏的父親王將軍就在白景林麾下效力,隆興年間女真揮軍南下,白景林率軍抵抗,寡不敵眾被女真大軍圍困。
危難之際王將軍舍命救下白景林,拼盡最后一口氣掩護白景林率兵突圍。
白景林是個知恩感恩的人,待隆興議和邊關穩定之后,親自去王將軍的家鄉看望。
豈料王將軍的妻子已難產身死,只留下王將軍的老母還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女童。
白景林可憐王家祖孫無依無靠,難以活命,便將祖孫二人接到了隨州奉養照顧,衣食住行與國公府眾人相同。
白王氏便是那個遺腹子,白景林憐惜其身世,又見小女娃天真可愛著實喜歡,對她就像對自家女兒一般疼愛。
只可惜人心不足,白王氏長大后被國公府的榮華富貴迷了眼,哪里舍得離開?一次趁白景林醉酒時,爬上了白景林的床。
白景林酒醒之后,大錯已成,無奈何只得娶了白王氏做續弦,后來白王氏便生下了白宗敏。
白景林原配妻子早亡,膝下只有白宗政一個孩子,對這個年月的男人來說,不管續弦還是納妾都正常。
尋常百姓都難免,更何況白景林堂堂一個國公呢?
可偏偏娶的是他親眼看著長大、視若女兒的白王氏,偏偏這白王氏又是救命恩人的閨女,一時間風言風語的也傳了不少。
白景林一生磊落,因為此事始終郁結在心,幾年后因病過世。
臨終前,白景林特地叮囑長子,不管怎么樣,將來都要好好照顧白王氏母子,將白宗敏養大成人。
白宗政沒有辜負父親的囑托,用心照顧白宗敏,教他習文練武,給他安排差事張羅說親。
如今白宗敏也是兒女雙全,有一份差事,又住在國公府里衣食無憂,也算得上是很好的日子了。
若是換了那知道感恩的人,就該知足,可偏偏白王氏就不是個會知足的。
眼見著管家權被收回,沒有了以往養尊處優一呼百應的日子,她哪里忍得住?
于是就攛掇著白景和的媳婦來京城,想借著長輩的名頭,壓制白宗政,達成所愿。
白景和深知白王氏的為人,故而這一次就沒領老妻,而是帶著兒孫前來。
果然,今天剛到,白王氏母子倆就現了原形,白景和對此十分不滿,索性提議,讓白宗政分家算了。
白宗政聞言嘆了口氣,他何嘗不想分家?只是身在他這個位置上,要顧全的事情就多了,總得安排妥當了才能提分家的事情。
“六叔,我已經在積善坊那邊買下了一座宅子,正讓人收拾呢,等著過一陣子四郎五郎親事說定,我就跟宗敏提分家的事。”
總得有個正經的名目,才好提分家。
白宗政六個兒子,如今成親的只有三個,等四郎五郎六郎成親生子,府里就真的不夠住了,總不能兩房人全擠在這一處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