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夢瑾與柳二叔幾個又聊了一陣子,時候就不早了,于是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白夢瑾往京城寫了信,告訴了宋昱宬這邊的情況。
與此同時,廬州知州和齊副將也分別寫了奏折送回京城,詳細寫明了廬州之戰的過程,尤其是白家軍及時救援的情形,寫的非常詳盡。
同時,齊副將也請示朝廷,廬州軍主將陣亡,這邊需要個主事人,請朝廷定奪。
書信與奏折很快就被送到了京城,直接就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誰也沒想到,白夢瑾竟然能領兵打仗,第一戰便破敵八萬解了廬州之圍,重創女真軍士氣。
到此時,大家也不得不服,永國公府白家,真是個個勇武,就連七娘子一女兒家,都能領兵打仗,實在是太厲害了。
白夢瑾立下大功,白家通敵叛國的罪名洗脫有望,朝中與白家關系好的人,自然是替白家高興。
可是也有一些人,卻從幾份奏折里看出了不尋常。
白夢瑾所率那三萬余部眾是從何而來?白家的私軍么?若是如此,白家私下練兵,暗藏三萬兵馬,是何意圖?莫不是心懷不軌想要造反?
朝堂之上永遠如此,少不了互相傾軋,史明遠一黨倒臺,又有其他人上來。
而那些文官們歷來都秉持一個原則,打壓武將,嚴防武人作亂。
白夢瑾這一次立了大功,也可撞到了槍口上,直接被朝中文官抓到了把柄。
當即,便有言官御史上書彈劾,言說永國公府私下養兵,圖謀不軌。再加上之前的通敵叛國罪名猶在,兩項加在一起,這罪名就更嚴重了。
皇帝身體還不是很好,不能理政,多數朝政都是太子宋昱宬與一眾宰執們處理。
早朝上,宋昱宬被那些彈劾的奏折氣的不輕,大發雷霆。
“女真大軍入侵,大趙連失城池之時,爾等一個個閉口不言,生怕被派去邊關領兵。
如今淮安郡主率兵退敵,大敗女真軍,爾等倒是全都冒出來了,各種罪名都往白家頭上扣,爾等是何居心?
武將在外浴血拼殺,不但要殺敵,還要防著背后有人捅刀子?大趙朝的武將果然夠悲催。”
“你們要是有能耐有本事,你們就去戰場試試。
但凡你們這些人之中,哪個領兵也能大敗敵軍,別說破敵八萬,就算是八千,再回來吆喝,也算你們的本事。
我就問問,你們哪個敢?若不敢,就全都給我閉上嘴,誰要是再胡言亂語,就別怪我不留情面。”
宋昱宬一生氣,將桌案上那一摞奏折,全數仍在了地上。
素來溫文爾雅的宋昱宬,第一次在朝堂上發這么大的火,眾臣也都有點兒傻。
可是等他們回過神來,卻覺得臉上掛不住。
大趙朝優待士大夫,歷代皇帝對文官都極其尊重,當今圣上更是以仁厚而聞名,這么多年來,從未在朝堂上當著百官的面發這么大的火。
宋昱宬只是太子,小小年紀就這般囂張跋扈,朝中那些老古董們可就看不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