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打斷道:“凡我大庸臣民,只要向神佛奉上香火,虔心供奉,上表疏文,就可求得靈應法。我剛看了你的注色,幾年前,你曾在浮玉山下的城隍廟外,靠給人代寫疏文謀生計,若要用靈應法,自可求神去,這又不比旁門左道之術,何必預先說明。”
李蟬不知如何稱呼這少年,回答道:“剛才說了,要行些非常的方便。諸位知道,靈應法有九品,普通百姓至多能求到八品靈應法,能只用來除塵除濕,防火防蟲,只管得到日常生計。”
“再到七品的靈應法,就要費些手腳,就拿禳災解厄,祛病救苦的法術來說,就要有醫官的身份,才能求到。”
“至于六品的靈應法,就是州府六曹專用的了,緝盜追蹤,引水營造等法術都在此類。”
“我要求的靈應法,是降妖度鬼一類的法術,這類法術品級太低就是雞肋,至少要五品以上,才能派上用場,不過這正是神咤司的老本行,只要孫司丞發下批文即可。”
“這不合規矩。”司丞拒絕得很果斷,其實坐在他這位置,這點小事輕而易舉,但他不會因為一個左道妖人的幾句空口白話就破例。
少年審視著李蟬,手指在青龍木桌案上敲了敲,輕笑一聲:“郭都尉全權負責此案,若要用到靈應法,他自會助你。眼下你把旁門左道和靈應法都說了,下一個條件,是不是該求個真傳法門了啊?”
天下法門大體可分為三種,旁門左道最次,類別不計其數,習此等法門者,皆以左道妖人論處。
靈應法的地位則遠在旁門左道之上,凡大庸臣民,只要向神佛奉上香火,虔心供奉,便可求得靈應,此等法門分為九品,諸般法術依品級劃分。
而這兩種法門,都不能讓自身得到超脫,唯有“真傳法門”能夠修性命證長生。
但真法不輕傳,在場中人,連神咤司司丞都無緣修持,少年這句玩笑話里,還帶著三分譏笑的意思。他不想干涉此案,只是看那左道妖人煞有介事地侃侃而談,討價還價的模樣,就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
“那就謝過小郎君了。”李蟬卻當真了似的推手對少年一揖。
少年反被這一下弄得很不自在,厭惡地乜了李蟬一眼——這家伙真沒自知之明?緊接著就看到李蟬說起了第三個條件,顯然也只是和他玩笑,少年心頭一塞,臉上發燙,見李蟬沒無禮打量他,才在心里罵了一句胡鬧。
李蟬道:“第三個條件,我若辦成了這件事,就請孫司丞免我的罪。若孫司丞為難,也麻煩幫我在沈公面前,說幾句好話,剛才在獄中,小郎君提過這事,但還是再提一次,也怕貴人多忘事。”
少年眉毛一蹙,“你是信不過我?”
李蟬謙卑道:“貴人多忘事嘛!”
“原來在這等著我。”司丞擺手道:“神咤司不會虧待有功之人,你能成事,一切好說。”
“只剩最后一個條件了。”李蟬把手放在肚皮上,笑呵呵道,“說出來不太好意思,但神咤司的大獄的伙食實在一言難盡,半年啦,清河坊的燴羊肉,白鹿里的神仙酒,我已經半年沒嘗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