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你看這些人在那干啥呢?咋都神秘兮兮的?”體型強壯的青年拍了拍自己身旁那個微胖的男人,可誰知,隨后出現的卻是這男人略帶憤怒的回應:“李山,和你說了多少遍了?我叫鄧季,不叫凳子。”
“誒呀,鄧季—凳子,不都差不多嘛!”被稱為李山的青年抬手指了指遠處的河岸:“你小子見多識廣,快給說說,這究竟是在干啥呢?”
“這不就是普通的祭祀河神嗎?有啥可稀奇的?”鄧季對此不以為然,隨后便準備轉身離開。
可就在這時,一股特殊的味道卻突然出現在鄧季的鼻子周圍,輕輕皺了皺鼻子,隨后驚訝的表情則逐漸浮現在他的臉上:“喂,李山,我好像聞到“沉貨”的味道了。”
“咋滴?你這水嗅的本事又管用了?靠不靠譜啊?”李山和鄧季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所以,鄧季的情況,他自然是非常的清楚:“自從十年前你小子讓老煙槍的蟲煙給熏了之后,你這玩意可就不準啦。”
“我也不敢確定,但這個味道非常的特殊,應該不會錯,為保萬無一失,咱倆還是繞到河邊去看看。”隨后,李山和鄧季則開始向河岸的方向靠近,并繞到了河流下游,以便避開祭祀的村民。
俗話有云:陸摸金,海撈沉。
兩者之間雖然有所聯系,但卻也存在有本質上的區別。
陸地上,淘沙、摸金的土夫子倒的都是有主的旱斗。
雖然彼此之間南北有別,手法有差,但最終的目的是類似的。
而水里的海撈子除了打撈那些沒有主的沉船寶藏之外,還倒水里的斗。
隨著時光的變遷和文化的積累,在海撈子的內部也出現了行規和門派之分,并統稱為海侯六匠,起初在行內分存六門,但因為某些特殊緣故的影響,有一門卻離奇的消失,不復存在。
而僅存下來的五門則分別是:分水匠、冥息匠、定沉匠、填海匠和破土匠。
鄧季的家族就屬于冥息匠一脈,他們因為自身血液的特殊性,能夠在水下閉氣十到二十五分鐘不等,正是因為他們這一脈的特性,才致使冥息匠在撈沉的過程中充當起了下水尋寶的前鋒角色,在他們找到了合適的水眼后,其他的人才會下水撈取沉寶。
但因為在尋找水眼的過程中存在有很多的未知性,所以冥息匠也是所有匠門中危險系數最高的一脈,鄧季的爺爺多年前就曾在水下找水眼的過程中離奇的失蹤,至今都沒有下落。
而冥息匠的血脈在增加他們閉氣時間的同時,還為他們帶來了慘痛的厄運:短命。
所有鄧氏家族的直系親屬都活不到五十歲,鄧季曾親眼見到自己的二大爺(爺爺的哥哥)因為家族內存在的詛咒致使血液逆行,渾身潰爛而死,從那時起他就立志要找到能夠破解家族詛咒的方法。
據說,鄧季的爺爺就曾找到破解這個詛咒的方法,但還未等他把消息傳回家中,人就已經失蹤了,所以,鄧季從小游歷在外,除了拓展自己的視野外,更重要的就是找到他的爺爺。
鄧季曾清楚的記得,自己從三歲的時候開始便在爺爺的帶領下練習名為“水嗅”的匠門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