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平的草莓采摘園,這兩年人氣也越來越旺,本縣居民基本上都知道他那里可以采摘草莓,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姬若希比較有興趣,開心地說:“過兩天,我們一定會去摘草莓。”
“嗯,我先走了,大棚里還有很多活要做。”姚建平一分鐘都沒有逗留,走出院門,開車回去了。
姚建平前腳剛走,劉其振就開著車過來了。
“狗子說你倆回來了,讓我送雞蛋的時候,給你倆捎點兒土雞蛋和剛宰殺的土雞。”
劉其振說著,也抱著兩個箱子進來了。
一箱子新鮮的雞蛋,一半是土雞蛋,一半是烏雞蛋。
一箱子剛宰殺干凈的雞,兩只土雞,兩只烏雞。
“有你和姚建平,我倆都不用去超市采購了。”林軒感嘆道。
“嘿,好東西,當然要留給咱自己人吃,這么純正的散養烏雞,去超市都不一定能買得到。”姚建平調侃道。
林軒想起兩年前,那個時候,他和姬若希相識沒幾天,在姬若希的生日聚會上,劉其振兩口子當時愁得都快哭了,生態養殖場差點兒破產倒閉。
幸好在一幫好友的相助之下,終于挺過來了,生意越來越火紅,現在早已經扭虧為盈。
“我還要回去把今天撿拾的土雞蛋裝箱,都是網店上的訂單,不能拖延發貨,我先走了。”
“嗯!”林軒點點頭,表示理解。
劉其振和姚建平一樣,行色匆匆地開車走了。
姬若希有些感嘆,“姚建平和劉其振這兩家人,每天都這么忙嗎?”
“姚建平還好一些,蔬菜有季節性,一年的時間里還能湊出幾天閑清的日子休息一下,劉其振兩口子就要更辛苦一些了,無論是刮風下雨,或者是逢年過節,那些雞都不可能會放假,每天都要下蛋,劉其振兩口一年里也就難有一天休息時間,除非……他倆啥時候開竅了,舍得多花一點兒錢,多顧幾個人幫他們分擔一些工作。”
林軒早就勸過劉其振和時小媦,勸這兩口子別這么拼,別把身體累垮了,多顧兩三個員工幫他們公擔工作。
但是,這兩口子可沒有林軒和姬若希如此瀟灑,舍不得多付兩三個人的工資,非要親歷親為地努力干活兒,甚至比員工還要努力,兩個人的工作量能頂三四名員工。
畢竟,他們兩個是老板,不能像員工那些,沒法講究上下班時間。
劉其振和時小娟,基本上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吃飯和睡覺時間,都在干活兒,沒有上下班的觀念,也沒有周末和節日放假的感念。。
他們是窮怕了,兩年前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差點兒倒閉的經歷,讓他們有了心理陰影,哪怕現在生意已經越來越好,扭虧為盈了,仍然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創業不易,老板比員工還要辛苦,甚至創業初期還沒有員工掙得多,弄不好還要賠得傾家蕩產,再苦再累,也沒地方報怨,只能繼續努力,一直努力下去了。”林軒也不知道,劉其振和姚建平將來會不會后悔選擇創業。
“我看姚建平和劉其振雖然有些勞累的樣子,但是也能感覺得到,他們樂在其中。”姬若希嘀咕一句。
“那當然,當老板做生意,都希望能忙起來,越忙越好,越忙就證明生意越多,賺錢的機會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