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診,無論病人的病情有多復雜,最后都會歸于陰陽二字。
比如錢雪瑩,病癥很多,如果去醫院,都不知道先看哪個科了,也不知道該先治那個病了,是先治肺結節,還是先治甲狀腺結節?還是先治咳嗽?
如果一個中醫大夫眼里只盯著這些疾病,心里只想著怎么把這些癥狀趕緊消除,那就容易陷入誤區,反而治不好病。
姬若希給錢雪瑩看診,不愿意看那些病歷和片子,就是不想被這些干擾,以免被帶入誤區,而是要以純中醫的心態和角度,忽略醫院里的診斷和結論,通過望、聞、問、切重新診斷。
最終,姬若希診斷為錢雪瑩的身體狀態為虛寒,病屬陰。
這樣,就需要用溫陽補虛的思路,來調整錢雪瑩的身體狀態,以達到陰陽平衡和氣血充盈,身體才能恢復正常,其他癥狀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醫的理論,和華夏優秀的古代哲學息息相關,都崇尚大道至簡。
真正的中醫高手,經常用的方子反而都比較樸實無華,都是非常簡單的方子,而且在外人眼里,仿佛用來用去就那幾個方子,卻能治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的疾病。
很多初入門或者尚未入門的中醫新人,第一次看到這些中醫高手的方子和醫案的時候,都會有一種不過如此的錯覺,甚至會認為自己能夠開出更好更優秀的方子,效果也會更好。
前些日子不聽姬若希忠告的周玉楠,當時就是這種心態,盯著參加義診的陳姐和劉大夫,看了半天,見他們倆給病人開的方子,翻來覆去就那七八個方子,大同小異。
她心里也就對這兩位有些不屑一顧了,認為這兩人是濫竽充數的中醫混子。
事實恰恰相反,陳姐和劉大夫都能稱得上中醫高手,只有周玉楠,才是真正的門外漢,還沒有入門。
姬若希和林軒,一邊洗澡,一邊閑聊。
林軒的中醫能學得這么快,就是因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哪怕是在洗澡的時候,能跟姬若希天南海北地聊起來,就能學到很多東西。
有時候明明聊的都是其他話題,跟中醫并不沾邊,但是聊著聊著,總能聊到中醫上面,發現諸多事物背后的道理,都跟中醫的道理一脈相通。
數日之后。
錢雪瑩服完第一個方子的藥,非常開心地給姬若希反饋。
果然如姬若希預料的那樣,服藥兩天之后,干咳轉為痰咳,嗓子沒那么干了,咳嗽的頻次沒那么多了,偶爾咳一下,也是因為喉嚨里有痰,想清痰,跟之前的咳有些不一樣了。
服藥七天之后,痰也沒了,基本上也不咳了。
姬若希讓她服第二個方子,服七天之后,再繼續給她反饋。
錢雪瑩徹底信服姬若希了,困擾她這么久的咳嗽,當初喝了一個多月的中藥都沒能治好的咳嗽,竟然被姬若希用一個星期的中藥給治好了。
中醫天才,名副其實啊!
錢雪瑩也更有信心,能在姬若希的幫助下把肺結節之類的病治好,每天都很積極的煮藥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