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楓捏了捏自己酸澀的眼角,從書本的世界中抽離出來之后,只感覺自己的精神一陣疲憊。
將手中看了大半的《傳習錄》書頁頁腳掖了下,便合攏了書本放在了手邊,微微呼出了口嘴中的氣息。
這本書是從大正真一郎那里順來的,當時他也只是看見東方古籍見獵心喜帶了回來,但實際上也就抱著翻一翻的心理而已。
可前陣子打算的修身養性也并不是說說而已。
一個人的心性與實力不相匹配,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夏目楓并不打算以修身養性來束縛自己,只是要能夠掌握力量在身的這種心性。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養性而成的標志。
所以還是挺有必要的。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修身養性的第一想法,都沒有比讀書更加合適的選擇了。
當然,讀書也要分書,老漢推車的那種不算。
被世人奉為經典檢驗過的書籍,無疑是更適合去讀一讀的——白潔老師的經典不在此列。
畢竟是經過時間和世人檢驗沉淀下來的,既然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拜讀自然有過人之處。
夏目楓也沒舍近求遠的去書店再去買書,就反復的看著從大正老爺子那里順來的《傳習錄》。
主要是老家的文化已經是世界無可企及的底蘊流轉,自己沒必要再跨大步子去看別國的書,而且王陽明的思想也很符合夏目楓的為人處世。
唯心而不從心,控心而不縛心。
自我把我心中的那份尺度,在尺度內由心而定的行事。
這只是他的自我理解罷了。
來來回回也將近看了有三遍了,可以說這半個多月都在看這本書,但很多地方還是感覺晦澀難明。
只是那字里行間的文言文就足夠讓人看的頭昏眼花,跟別提還有更多富有哲學性的格言名句,那些句子真是每讀一遍就有不同的含義,令人深思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至于夏目楓為什么不看注解版的——想真正去思考的話就要看原版。
否則那跟你要下地干活,結果用機器干完了,你只需要抬上車有什么區別?
思考永遠都是人類應該做的事情。
就比如:“是有意于求寧靜,是以愈不寧靜耳。”
要是按照普通人的意思來理解的話,便是有意去尋求寧靜往往不得寧靜,萬事若是強求往往不得好果。
可如果不去看注解而自己去看的話,夏目楓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其他事。
那么自己如果強求她們的話,是不是也最終會得到惡果呢?
就像是穿越來之前那晚游戲中被刀掉一般。
他恍惚之間似乎看見誠哥在天上正對自己招著手,微笑著想要接引自己上天上去快活。
這是假的。
可夏目楓不免還是嚇了一跳,同時心里開始思索辦法。
唯一的辦法那就是坦白后去解決,這一點自己上次就已經嘗試過了,但貌似并沒有成功。
不,成功了,但沒完全成功。
經過這么多天的反復思考,他基本可以斷定那天自己成功了,但卻沒有完全的成功。
因為游戲的面板不會作假,自己說的話也沒被吞噬。
而且當時都月華的神態明顯就很不正常,明明前一秒還在認真的聽著,可當時自己說出口的時候,卻立馬有電話打進來跑了出去,那種刻意令人越想越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