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蘇護帶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汜水關。
汜水關總兵韓榮,急忙命人快馬加鞭回報帝辛。
而此時的蘇護,雖然貴為三軍主帥,但是滿臉上下都是凝重之色。
這不免讓與他同行的鄧九公十分不解,并且直接開口對蘇護問道。
“侯爺,老夫看你一路走來眉頭緊鎖,難不成對此次西岐平叛有什么擔心?”
雖然這幾位都有心投奔西岐,但是卻是心照不宣互相不放心。
畢竟人心隔肚皮,如果讓人家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別人又于自己并非一條心。
那么自己可就真的危險了,隨時有可能被帝辛處以極刑。
所以蘇護自然也不敢,對鄧九公說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只能嘆息了一聲說道:“那西伯侯姬昌曾經被大王剁成肉泥,還做成了肉餅送回西岐。
可如今竟然又死而復生,所以我覺得他身邊必有高人相助。
雖然此次咱們共計率軍二十萬,但卻皆是凡夫俗子。
如果西伯侯姬昌的身邊真有修士相助,咱們此行恐怕未必能夠建功。
甚至稍有差池,必將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而且憑借大王的性格,咱們要是兵敗恐怕難逃一死。”
鄧九公聽后也點了點頭,并且開口對蘇護說道。
“原來侯爺早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看來老夫的擔心是多余了。
老夫早就已經探明西岐的情況,如今姬昌身邊那是高手如云。
闡教二代弟子三代弟子精英盡出,如今全在西岐城輔佐西伯侯姬昌。
所以咱們此行一定要另想他法,否則必將是必死之局。”
聽到鄧九公的話,蘇護不由得連連點頭,并且開口對鄧九公問道。
“不知鄧總兵可有什么破敵之策?”
鄧九公搖了搖頭,“如果沒有修士相助,老夫相信可以蕩平西岐。
可是如今咱們面對的,是可以呼風喚雨的修士,恐怕這一戰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老夫覺得,咱們應該先在岐山腳下安營扎寨。
然后派人去勸降西伯侯姬昌,爭取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雖然蘇護不覺得,西伯侯姬昌會選擇投降,但卻對鄧九公的這個辦法十分贊同。
所以當下便決定,按照鄧九公所說在岐山腳下安營扎寨。
至于是否要派人去勸降西伯侯,那就另當別論了。
甚至蘇護已經暗下決心,準備派人去和西伯侯姬昌打聲招呼。
讓對方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來投靠于他的。
到時只要有了西伯侯姬昌的相助,就算其他將領與自己并非同一想法。
自己也可以順利的改換陣營,達成自己此次前往西岐的目的。
而不僅蘇護有這樣的想法,就連此事鄧九公的心中,也是這般所想。
所以二人,很快便將大軍帶到岐山之下,并且命人在岐山腳下扎下連營。
就在二人剛剛扎下連營,準備想什么辦法去通知西伯侯姬昌的時候。
晁田邁步走進了中軍大帳,并且向蘇護行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