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一旦適應凝香丹增長魂力的感覺,很容易就會上癮,到那時斷了丹藥供給,只怕跟要了命一樣難受。
想通此中關鍵,毛山君將剩余丹藥放入法袍內袋。
緩慢釋放的法子絕對不可用,只能將其分解成小份服用,減少成癮可能。
好在只要有鬼邪存在,自家真元就有增長的來源。
想到此處,他對探查虎門西城,也有些期待起來。
……
來龍王廟中祭拜的信眾,以周圍村鎮中的地主居多。
除非是春分秋中這種特殊時節,平日來的人并不多。
漢民對神邸的信仰大多偏世俗,大家平日里忙的很,哪里有功夫天天燒香拜神。
只有在用的時候,才會好生準備三牲三畜,給龍王爺送點禮,讓他好生干活降雨。
因此,兩個老廟祝帶著十幾個神婆神漢,忙時解卦看相,燒符治病。
閑時打掃庭院,平整菜園,唯一值得稱道的特色服務便是預知天氣,指點農時。
他們完全屬于龍王廟,與白云觀沒有直接關系。
老廟祝修行了數十年,才剛剛晉階蘊魂,其他人頂多初通氣感。
若是將白云觀比作龐大的集團公司,這小小龍王廟就是東廣省分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的服務單位。
當然,這只是毛山君自己的理解。
作為趙臨風的掛單居士,廟眾們對他也很是尊重,因此當毛山君提出與兩位老廟祝論道時,他們很是驚喜。
他修為進展在養氣境極快,如同一顆只顧向上成長的大樹,主干筆直,枝蔓較少,很多延伸出去的修行知識積攢不足。
給兩人講解了番晉階長魂境時的感受,同時解答了幾個修行疑惑,同時向他們請教了些感興趣的問題。
一上午的時間便匆匆過去。
趙臨風修為與毛山君差不許多,但他絕對不屑與老廟祝論道,廟祝們也根本不敢主動向他請教。
當論道結束時,兩個與毛山君師傅年齡差不多的老頭,竟然鄭重其事地起身拜謝。
看樣子若不是實在放不下老臉,兩人估計都想求這和藹可親的少年“高人”收他們為徒了。
毛山君笑著婉拒了在廟中吃飯的邀請,獨自一人走出龍王廟,向虎門城而去。
老廟祝的修行經歷,才是這個世界修行者的常態。
毛山君心中激勵自己兩句,對快些晉階地師的渴望更加強烈。
嘴中默念一段法咒,感知中十幾里外的黑龍潭果然更清晰了些。
這就是上午從老廟祝處學來的“辨水訣”,能夠增加修行者對水氣的感知。
天書玉髓中記載著幾種利用水氣施法的法門,但以如今的靈氣環境,施展起來極其困難。
“辨水訣”只是輔助性法咒,但勝在咒文簡單,不需要引動外界精純靈氣,雖不能提升毛山君戰力,卻打開了他關于簡化天書玉髓中不適用法咒的思路。
至于他最感興趣的香火法門,廟祝們也根本接觸不到。
龍王像前的焚香,乃是白云觀特制,他們只需引導信眾持香祭拜即可,其他一概不知。
其實這也在毛山君的預料之中,倒不會讓他失望,真元涌入陰翼法袍,神念微動,毛山君已換上了一身富家公子打扮。
他想先去感知一番白云觀上空的陽性力量,等入夜后,去西城迎春樓、桂香坊等地,再感知一些這個時代的“不良風氣”。
不要把自己封閉的太嚴,搞水至清則無魚,偶爾也需要讓社會的不良風氣吹進來嘛!
進城后,他找了個靠近白云觀的茶樓,讓活計開間二樓臨窗的雅間。
還未等上樓,就聽到身后傳來一聲略帶遲疑的招呼聲:
“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