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琛知道霍利淚腺比較發達,神經纖細,有動不動就哭的毛病。
面對霍利的喜極而泣,關琛十分理解,而且也很懷念。畢竟他半年前電影留學,短暫地在霍利家住了一段日子,融洽得就像家人一樣。
這個“家人”不是帶貨主播常說的那個“家人”。
那時候,關琛和霍利白天去影城跑龍套,流竄于各個劇組之間;晚上一起出門看電影,看完電影后就近找個小餐館開始復盤,說電影一二三點好在哪里;閑暇的時候,他們還一起去菜市場買菜接小孩。整天形影不離,只有睡覺的時候才彼此分別幾小時。如此過上兩天,幼稚園老師就能夠放心把小小霍交給關琛了,小區的保安看到關琛也不再盤問他的來歷,就連街上的路人都忍不住朝關琛豎起大拇指,覺得他倆的關系好得可以抓成典型,作為促進國際友誼、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學習榜樣。
“我差點被你嚇死!”霍利抹抹眼淚。
“平日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
“可是你也沒敲門。”
“我有鑰匙。”關琛理直氣壯。
上次住在這里的時候,由于他有晨起鍛煉的習慣,所以霍利給了他一枚鑰匙,走的時候也沒收回。關琛又不是傻子,這次再來,理所當然就拿出來開門。
“那你來就來好了,為什么說是來收債的……”霍利上前抱過兒子,神情里帶著失而復得的慶幸。
“因為我確實是來收債的。”
關琛一張臉,隱沒在棒球帽的帽檐下面。
上輩子社團有專門的收債公司負責,輕易不動用暴力,只以讓欠債人社會性死亡為目的,騷擾不斷,但遵紀守法。一般需要關琛出手的時候,事情往往比較嚴重。
只不過這輩子當了領導,關琛要收的不是欠款,是人情債。
他已經明白,人情是更有價值的貨幣。
就像《教父》里演的,教父幫人解決麻煩,回報是對方將來要替他做一件事。
“我的新公司開張了,正需要人手。”
關琛說著,拿出懷里的小冊子。上面記錄了他認識的電影人的資料,大多數是《警察的故事》和《命運鑰匙》劇組的工作人員。
當初關琛在劇組每天為【日行一善】而苦惱,專門幫其中幾人解決過小麻煩。比如劇組里有個挨了丈夫打的女造型師,關琛知道這事情后,立刻興奮地威脅那個丈夫,再敢動手打人,他就帶著朋友過去跟對方耍耍。
現在正是索要回報的時候。
拍商業電影和拍大學作業的短片不一樣。拍反婚短片的時候,關琛從街頭到街尾走一遍,差不多就把隊伍拉齊了,但拍《黑蛟龍3》,得找正規軍。
“但是我有點糾結,”關琛點了點小冊子,苦惱道,“我以前幫了那些人,如果現在要他們報答,那我做的好事,不就目的不純了嗎?這還算是做好人好事么?”
這跟他的行事準則相違背,總覺得有點對不起他另一個兜里的好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