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火災事故的前后,周導回想著筆記內外反差強烈的關琛、臟亂的環境和整齊的書柜,隱隱約約某些想法在腦海里形成。
之前做出來的幾期節目,內容上總是讓人感覺“差一點”。現在他有點知道,那個“一點”到底差在了哪里。
以往他去路人家里拍素材,到處拍家具、拍裝修,試圖把屋子的陳設當做鑰匙,從而解開屋主人的性格密碼。
現在關琛就證明了,反過來,以受訪者為主題,把人的故事當做鑰匙,去解開屋子的密碼。
在遇到某件事之前,你的人生可能是這樣那樣的,但一件或平淡無奇,或意外的事情,突然發生,你的人生從此發生了改變。周圍的環境是人格的體現,而不是人格的成因。
“紀錄片的魅力就在于其存在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上。與此同時,只有當作者的預想與意圖被現實碾壓得粉碎、從心底里遭到背叛、既存的世界溶解之時,紀錄片才會開始閃耀光芒。”回想某位前輩傳授的經驗,周導對照著感悟,覺得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想成為演員體會人生卻遭遇挫折,變成了與世隔絕的阿宅,某天成為了一名不為人知的英雄,從一場大火里救了好幾人,經歷了一番生死后終于醒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人生。】
周導瞬間就給今天拍攝的內容起好了標題。幾乎就是一部標準的勵志電影,立意足夠高,劇情足夠跌宕起伏。
時間已經來到了凌晨兩點,周導卻一點困意也沒有,他現在只想快點把今晚的素材剪出來。另外再召集主創,調整調整節目以后的拍攝重心。
周導沒忘記買書資助關琛,用兩百塊錢買了三本書之后,他帶著滿滿的收獲,心滿意足地告別了關琛。
……
關琛彈了彈導演留下的買書錢,依然不習慣鈔票的模樣變成了這樣,看著真像假鈔,指不定什么時候就當廢紙給丟了。
嘆了一口氣,關琛仔細收好錢。看了眼凌亂的屋子,開始收拾。
今天的收獲還算讓人滿意,賣出去了三本書,關琛感覺自己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而且還補了個漏洞。
關琛不知道前身的人際關系如何,也不知道對方會不會覺得他不一樣了。他沒打算把自己活成前身那個鬼樣子,所以利用這次采訪,把“經歷了火災,從此人生看淡”這種說法固定住,應該可以糊弄糊弄前身的親朋好友。
但也不是絕對的。萬一前身人際關系麻煩、家庭成分復雜的話,他還是得搬個家,或者換個城市去住,一勞永逸。
所以他需要錢。搬家需要錢,換個城市生活更需要錢。沒錢只能坐以待斃,什么也干不了,就連搜集這個世界的信息也很困難。
前身沒有添置電視,也沒有買電腦,手機更是遺失在了著火的現場,留給關琛了解這個世界的窗口,只有那滿墻的書。看書看不進去,只能換了錢去網吧,看看動畫,看看漫畫,看看電影,寓教于樂。
這樣一計劃,攢錢買臺電腦最劃算。
唉,要買的東西還真是多啊。
關琛感慨著,實際上卻不怎么焦慮。能夠優哉游哉地計劃【未來】,這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種幸福了。
把周導的名片隨手放進抽屜里,關琛開始收拾房間。
整理房間的過程,也是關琛了解有關前身的一些細節的過程。比如從發票了解前身經常出沒哪些地方,以后經過那些地方要謹慎一些;畢業照里出現過的人要記住,以后見到了就遠遠地避開;同學錄里了解前身跟誰關系較好,誰是潛在的意外訪客,要提防……
收拾著收拾著,關琛沒一會兒就滿頭大汗,胳膊發酸。
這幅身體還是太弱了。關琛一邊下定決心要趕緊把這身體鍛煉起來,一邊抱怨,要不是因為現在這幅長相比上輩子帥一點,個子比上輩子高一點,否則他就狠狠心刪號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