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琛和助教穿戴好裝備之后,咬住護齒,走上了拳臺。
裁判是拳館的教練,經驗豐富,跟臺上兩人說了一通“不能插眼,不能打下陰,不能打喉嚨,不能打后腦……”的規則之后,比賽就開始了。
助教沒有馬上發起進攻,而是友好地伸出拳,想跟關琛碰一碰。
關琛在電視里看過這個,隨意地碰了碰。
當兩人碰完,距離已經很近了。
助教試探性地出了幾下刺拳,但關琛什么反應也沒有,只是直直地盯著他。
助教不喜歡關琛的這個眼神,不愿再試探了。心里做了某個決定,跨步,然后一個轉身,手里的拳頭便像鞭子一樣從后甩至前面。
轉身鞭拳,轉身肘,對付新手有奇效,防不勝防。沒經驗的人,一愣神的功夫,就會被砸中。
可惜關琛不是新手。
對方才剛一動,身體一轉,關琛便下意識后撤一步,堪堪躲開對方的攻擊范圍,拳頭就在鼻尖快速掠過。但關琛眼神眨也沒眨一下,躲開對方拳頭的同時,一腳踢在了對方的膝蓋。
助教身子頓時一軟。
關琛這一腳在空手道里叫【蹴】。到了這邊,經蔡師父師兄弟的轉譯,這一招在華夏傳武里叫【戳腳】。
腳趾勾起,用前腳掌踢擊對手。用這招,專廢對手膝蓋。
然而關琛剛用完,臺下的人就咋咋呼呼。一半的人是驚嘆關琛剛才恰到好處的閃避和反擊,另一半是抗議關琛動作臟。
規則里雖然沒說不能踢膝蓋,但造成的傷害幾乎不可逆,在擂臺上使用,會被人說武德不行。
“行吧。”關琛無奈。拳臺上那么多地方不能打,他一下子哪里改得過來。
助教抖了抖膝蓋,看向關琛的眼神已經很兇。
關琛依然平靜。
助教沖了上來,直拳,擺拳,勾拳……
關琛知道對方的打算。對方無非是想著自己抗擊打能力一定更強,寧愿挨上幾拳,也要貼身互換幾拳,爭取KO(擊倒對方,讓對方失去再戰能力)。
關琛不急著逃離。他腳步突然微彈,身體時而左右搖擺,時而向后小跳,腳步零碎而有序,愜意得仿佛在跳舞。助教揮出那么多拳,竟然沒一次打到關琛,所有的拳頭,不是空在了關琛臉側,就是差那么幾厘米。
“蝴蝶步!”臺下霍利驚呼。然而能聽懂的人很少。
這種怎么打都打不中對方的感覺,給出拳者的壓力是很大的。眼看著助教動作開始浮躁,場邊突然傳來一聲“穩住!”。是二師兄的聲音,助教腦袋一醒,開始后撤,準備穩住換其他戰術再來。
但對關琛來說,他玩夠了。助教走不掉了。
像追擊一個移動的沙袋般,關琛主動進攻,助教怎么后退,都退不出關琛的臂展范圍,始終被保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距離。
跨步,矮身,關琛在避開拳頭的同時,一個上勾拳打在了助教的下巴。
一套動作如水般流暢。
臺下眾人,恍惚間,仿佛看到了二師兄之前的示范動作。
“這距離感的控制……”懂行的無不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