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們懂了。有了潘緒的背書,那些懷疑趙雙巖的人就很興奮。
另一群小孩也不氣餒,反正只要不是關琛就行,別讓刺頭韓囂張就好。
然而潘緒下一句話卻是:“間諜應該不只一個。如果趙雙巖真的是間諜,那另一個間諜,就是張景生和關琛中的一個。”
小孩們震驚,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么來的。
答案很簡單,“從這個人身上看出來的。”潘緒用下巴指了指屏幕里表情凝重如哈士奇的趙雙巖:“這個間諜明顯得都快不打自招了,如果只有他這么一個間諜,那游戲難度太低,就失去平衡了。但是節目組策劃這么久,不會沒想過這個,而且已經弄了上下兩期,說明間諜一方明顯不會輸得這么容易,后面還有得看。”
“這個高個子很明顯嗎?”小孩們沒怎么看過《追擊者》,幾個主持人都認不全,稱呼起來都是叫綽號的,稚嫩的閱歷,也限制了他們分辨一個人什么狀態是正常,什么狀態是異常。
潘緒去過一次《追擊者》,記得每個人的狀態。所以當關琛被按住之后,鏡頭分配到了其他人身上,緊張的趙雙巖,很快就被潘緒鎖定。
《追擊者》里的幾個年輕主持人其實狀態都很緊,畢竟需要集中注意力,隨時好接住黃進他們拋來的梗。但趙雙巖的那種緊張,是心不在焉,是心虛,正如姚知漁轉述的那樣,做事不專心,但又鬼鬼祟祟心虛地觀望其他人,狀態很不一樣。
主持人們好一通分析,然后去拿提示了。
栗子過去打開信封,拿出提示卡片,向大家公開上面的情報——【間諜是男性】。
趙雙巖不自然地鼓著掌,虛張聲勢地喊道:【不錯!不錯!我們快抓到間諜了!加油!加油!】
“好像是有點明顯……”
“他真的不是在搞笑嗎?”
孩子們發覺趙雙巖果然尤其明顯,像一只鼓起來的河豚,明明認真地在保護自己,旁人看著卻覺得可笑。
節目組大概也知道為趙雙巖保留懸念很沒必要,于是,當眾人散開,準備換衣服前往下一個游戲的時候,畫面里緊接著就放到,趙雙巖走到了角落,夸夸其談地對鏡頭炫耀,【應該誰都沒看出來我是間諜吧?】,【呵呵,之前表演班的老師說我適合演反派,簡單的一個間諜角色,對我來說,可謂是輕而易舉。】說完,他開始扭曲自己的表情,像一個幕后的反派一樣陰笑起來。
【你在干嘛?】黃進遠遠地問他。趙雙巖立馬畢恭畢敬地說【在找東西,馬上就過去換衣服!】
“那另一個,為什么是張景生和關琛里的一個呢?”小孩問潘緒。
“高個子越是沒用,他的間諜隊友,就越要厲害。”潘緒說,在所有間諜答案的上面,有一個更大更顯眼的正確答案,那是屬于整個節目的答案——讓節目變得更精彩,更有趣,影響力更大。所以,照著這個答案往下推,這是《警察的故事》宣傳特輯,張景生帶劇組來這個新節目做宣傳,是節目組占了便宜,鏡頭肯定要給足,游戲體驗要到位,這樣才能讓他們下一次還肯來,宣傳效果好了,其他巨星也愿意來這里宣傳。所以另一個間諜,大概率是張景生和關琛里的其中一個。“而且這兩個人,一個是綜藝老手,另一個是高智商,無論用哪個,節目做出來都能好看。”
潘緒根本沒在意刺頭韓那套偏見不偏見的說法。之前否定刺頭韓,只是在否定那種毫無邏輯的同類說法。
現在有了推導的空間,基于節目組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她一步步覺得關琛是間諜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盡管最后結論一樣,但和刺頭韓的邏輯有本質上的不同。
“直覺不可靠,同類之間惺惺相惜也不可靠,只有利益是最可靠的。”潘緒說。
“如果導演故意多想一步,選了那個沒存在感的中年主持人當間諜呢?”刺頭韓問。
潘緒平靜地說:“這種情況只會讓人認為他蠢得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