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制片人視角觀看,關琛已經對這部當初嫌棄得不行的電影改觀了。
他開始明白,武打類型片只有跟社會生活緊密結合的影片,才是有活力的,如果僅僅是打來打去,這樣的電影根本走不遠,更別說席卷全球。
《黑蛟龍1》這樣的爆米花電影,乍一看平庸至極,但仔細分析,發現里面既有主題,還承載著掃盲功能,宣揚了普世價值觀,最后還有意識形態的輸出。
這樣一部電影,或許沒法在票房上斬獲多少多少億,但是上映之后,一些鄉下的年輕人若是看完電影,回村后發現周邊仍存在這種“吃人”的現象,可能會思索,要不要幫助“瘋女人”。可能最后還是懼怕現實的各種報復,但有了那一瞬間的“掙扎”,就代表電影沒有白拍。
關琛甚至有些羨慕了,如果自己也能拍出這樣一部爆米花電影,那可抵得上日行好幾善了!
關琛回想了一下第一部的劇情,然后就把注意力放到銀幕里的《黑蛟龍2:狂龍無雙》。
第一部雙男主,小光和他的死黨,但是第二部標題里的“雙”,并不代表他倆。
因為死黨在影片開頭就死了。
死黨在第一部里就是個村口溜達的小流氓,有點頭腦,功夫也會點一招半式,到城里混進一個社團以后,也算專業對口,平臺升級。只不過,曾經拿著一根球棒,就能跟一眾村霸打得有來有回的他,竟被人兩招放倒了。
第一招是偷襲,從后面刺破腎臟,讓人凝聚不了力氣,也無法逃跑。
第二招才是殺招,貼近后匕首橫刺,刀鋒穿過肋骨,直達心臟。
皆是專家手法。
這是關琛設計并提給導演的建議。現實黑幫的暗殺,沒有你來我往地喂招,打定主意要弄死你,辦法有的是,其中最省力的自然就是偷襲,不聲張,也不會讓你有機會跑掉,派去執行任務的都是手上沾血的兇徒。干脆利落,手法凌厲。殺完人還要懂得如何消失,避開沿途的攝像頭,原來的衣服要燒掉,兇器要放在裝有石頭的包里,再扔進江里。
電影里,殺手一擊即走,步伐不慌不忙,無比從容,根本看不出來剛才隨手殺了一個人。
整個過程只有五秒。
鏡頭始終沒給到正臉。
觀眾們不知道死黨為什么被人暗殺,銀幕里的死黨自己也不知道。他捂著胸口,滿眼疑惑,有對殺手的,也有對命運的,仿佛一身才華還沒來得及施展就要止步于此了,十分不甘。
這場死亡,直接給《黑蛟龍2》定了調子。
當初村子里的只是小打小鬧,發生在城市里的陰暗,更為致命,也更沒有下限。
隨著死黨咽下最后一口氣,天開始下雨,雨水沖刷著地上的血跡和尸體,宛如在沖洗自然的垃圾。
血水彎彎曲曲,蔓延成電影的標題——《黑蛟龍》。
主創名單也用紅色的字體,一一浮現。
在時而急促時而悠揚的背景音樂里,鏡頭開始在大城市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