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打手拿出刀子,逼小光識相。看他們的神色,是真敢拿刀捅人的。
這種情況下,小光若是赤手空拳只用摔法那就不夠了。
小光瞥瞥打手之間的站位,再看看隱到墻邊的負責人,靜默一秒,他猛地先發制人。
一個正蹬,小光先是蹬得一名打手騰空倒地,然后上前奪刀,迅速轉身。
重新對峙。
一察覺點子扎手,負責人沒有像尋常電影里一樣,眼睜睜看著主角大殺四方。沒怎么猶豫,趁著明明房間里的打手們還沒死光,人多優勢在,負責人立馬開始喊人了。非常謹慎。
然后房間外的打手,分出人手,一半人過來支援,另一半開始警戒樓外的動靜,擔心里應外合有什么行動。當然也免不了打電話叫人,打手們自有一套方針,用于應對遇到的各種危機。專業化的組織,員工上崗前都是要培訓的。
這些都是關琛的親身經歷。給賭檔看過場子的他,借著電影,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罪犯的專業。
這種不把反派以及反派龍套當傻子的態度,立馬讓影片的氣質變得很不一樣。
而且在關琛的影響下,那些龍套也不像尋常電影里一樣,只傻愣愣看著主角毆打他們的同伙。一個人有了危險,另外幾個立馬上去牽制、營救。進退有序。他們也不急躁,畢竟有主場優勢。
房間里的打手越聚越多。一個個虎視眈眈地盯著小光。
一般來說,小光絕對要死在這里了。
可惜這是電影,是一部謝勁竹屢次強調“要帥氣!”的電影。
房間里,小光被人圍住,表情也不過是稍稍凝重了一些,一點也沒有大難臨頭的絕望。
一群人不分先后地朝小光涌去,小光拿著匕首,開始了表演。
關琛目光炯炯的,開始批閱作業了。
盡管謝勁竹、黑導、蔡師父和一眾演員都覺得打戲帥就完事了。但關琛還是想要對得起那份薪水,盡量在帥氣之余,讓打斗盡量變得合理。
擂臺比賽一對一,雙方體重相當,拿著同樣的武器或都不拿武器,但是現實戰斗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戰斗往往是不對等的。
在多人混戰的場合,尤其是以一敵多的情況下,重中之重,是控制與反控制。
憋勁打重拳的思路是錯的。
一個重拳,一記鞭腿,打到頭上或者下巴,固然能把人KO。但在混戰中,你得能打中人再說。就算打中了人,對方倒下一個,但你也收不住力了,破綻大開,就等著被其他對手圍毆至死。
關琛以自己殺穿幾十人的經歷為例,認為快、碎、密的進攻模式,才能增加生存幾率。
力道輕一點也沒有關系,因為武器能彌補被犧牲掉的力道。手上握著一把小刀,輕輕的一下,就能廢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