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的最后一場戰斗,往往是整部電影的重頭戲。
這部分如果沒有拍好,嚴重程度幾乎可以說一毀觀眾之前積攢下來的好印象。
在原來的劇本里,最后一戰,阿光獨闖制毒窩點,面對一群機槍手的掃射,要么飛檐走壁,要么倏忽一下消失,躲起子彈來就跟下雨天撐了把傘似的悠閑。阿光跟竹爺的最終決戰,更是吊著威亞,飛上竄下,乒里乓啷砍來砍去。
但是,關琛作為專業人士蒞臨武術指導團隊,怎么可能容許這種情況發生。
在訓練基地的時候,關琛排兵布陣,說假如給他那么一批槍手,他會先在外面弄個“真假暗哨”,合理安排我方火力,制定小隊戰術,此外窩點里面再布置些暗門和陷阱,絕對讓阿光有去無回。
蔡師父氣極,蔡家班的學徒們也義憤填膺,好好的一個動作片,怎么搞得跟打現代戰爭一樣!阿光是去搗毀犯罪窩點,不是去攻克敵人的碉堡!
黑導也委婉表示,他個人對于關琛的提案很感興趣,只可惜經費有限……
現代戰爭雖然打不起來,但關琛的提議,給了黑導靈感。
假如,阿光作為一名傳統武術家,
而竹爺作為一個現代戰爭體系培養出來的戰士,
那么雙方打起來應該會很好看。
兩種武學體系的碰撞,是目前動作片里沒有出現過的。
因此,現在銀幕上——
阿光砍瓜切菜收拾完一幫槍手之后,終于和竹爺見到了面。
阿光剛想開口問些什么,竹爺卻沒有半點廢話,拔槍,射擊,直接開了三槍。
兩連發打胸口,一發打眉心。
所有動作,都在半秒鐘完成。。
這是軍隊風格,而且是精英部門教出來的。
關琛設計這個動作的時候,已經從蔡師父那里學到,武術指導的工作不單是設計帥氣好看的打戲就夠了的,還應該用動作體現角色性格,豐富人物背景。
所以關琛給竹爺安排的槍法動作,暗示竹爺有入伍經歷,曾受過精英部門的射擊訓練。這樣一名戰士當上了黑社會,足夠讓人浮想聯翩。
關琛設計得很好,只可惜阿光是主角。
三發子彈,呼嘯著朝阿光飛去,卻被阿光鬼魅般輕快的身法躲開。
竹爺一臉凝重,且戰且退。
在無甲狀態下,傳武兵擊的戰斗邏輯是不能被碰到,而不是如何砍死對方。
但阿光被編劇和導演加強之后,已經不能視作普通的武者了。
阿光躲閃的同時又拼命靠近,偶爾還能用刀彈開子彈,濺出一點火花。
影廳的觀眾們看得熱血沸騰,不僅一點沒覺得離譜,甚至認為阿光帥得要死。
關琛翻了個白眼。
幾個小弟前來支援竹爺,竹爺趁機擺脫阿光,他跑到樓下的車子里,開車欲走,結果車子吭哧吭哧幾下,不受控地一頭栽向路邊。下車才發現,車的輪胎都被阿光扎破了。
在決出生死之前,誰也走不了。
竹爺回頭,從窗臺看到了收拾完小弟的阿光。
竹爺笑了笑,直接奔向樓房后面的叢林。
編劇在寫劇本的時候,通常要為制片考慮成本。如果寫太多大場面,太多室外戲,太多群戲,太多需要置景的場面卻用過即棄,這都是會被各部門投訴的。
《黑蛟龍》制作經費有限,在街上追車炸樓的場景不多。在不影響效果呈現的前提下,當然是能省則省。
所以影片里的追逐戰,總是發生在叢林里,取景是在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