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行之和李威說,自己手里有幾瓶78年的飛天茅臺,不知道真假,問他有沒有懂鑒定白酒的朋友。
李威和他說恰好有一個,平時不在綠城活動,最近疫情原因不敢在滬市待了,才回來住,他可以介紹兩人認識。
看了看手中茅臺那嶄新的包裝,唐行之說:“我這次真的不確定真偽。”
李威說:“沒關系,就當來我家喝個茶,認識一下新朋友,多個人多條路。”
就這樣,定了一個時間。
之所以考慮回鄉務農,一個是因為看著街上前仆后繼倒下的店鋪,看著手機瀏覽器里打工人隔三差五猝死的新聞,還有老板把打工人比作狗的話,他怕了,不想開店,也不想打工。但人總得掙錢吃飯,農業雖然利潤薄,但它沒那么虛。
另一個原因就是,養點東西,接觸的都是小動物,小動物單純,會讓唐行之感到安心。
人是孤單的。哪怕是三觀相近、志趣相投的朋友,別人也需要私人空間,唐行之既怕自己打擾到了別人,又不想別人打擾自己。想想還是養動物實在,沒事擼貓擼狗挺好的。
小狗兩天適應了環境,吃得非常香,屋里屋外的到處亂跑,還會跑柴房去看小雞仔。
小貓咪膽子就沒那么大了,活動范圍很小,受到點什么驚嚇就會鉆進自己窩里。
有了300只雞仔和3只小寵物,這老房子里多出了許多生氣。
因為有時候要往綠城跑,唐行之就把院門的鑰匙給了鄰居一把,說自己如果不在家,就讓他來幫喂。
當然,不是讓人出白工,這次唐行之給他們家送了兩箱六個核桃,說給孩子喝的。在現在他們這里,六個核桃是硬通貨。
也是現在設備簡陋,如果有好的場地和自動喂食盒子……
習慣性的在大強子的網站搜索了一下,還真有“養雞自動喂食器”,比他小時候看到那個更大、更先進,還能定時喂!
“厲害!”
趕緊下單了一個,發往綠城,到時候他再帶回來。
這都還沒租養豬場呢,一開始投入就這么大了,要6個月后才能慢慢賣蛋賺錢,想想養雞也不容易。
試著和老家豬場老板聯系了一下,問對方有沒有租場地或者轉讓的意思。
老板二十年心血都在這養豬場里,一場豬瘟,對唐行之而言不過是弄豬糞養蚯蚓的計劃泡湯了,但對豬場老板而言,那是絕望。
豬場老板告訴唐行之,他這輩子都不會再養豬了,也不養別的東西了,但轉讓的事他要好好想想。
唐行之現在手里的錢不多,所以也只是先問問,預熱一下。
然后是……再來500張3斤糧票,在沒想到更好的思路之前,他決定每次都這么干。
8月29日,農歷十一,周五。
找倆籠子把三只小動物往里邊一裝,唐行之出發回綠城,路上還順便買了幾只雞鴨。
雞是唐行之自己喜歡吃,鴨是因為詭節要到了。
中元節是農歷七月十五,他們這里的說法是十四詭門開,十五詭跳舞,所以說十四是詭節。
用玄學的說法,那一天詭門打開,老祖宗們過橋回來吃東西,家里就要燒香燒紙錢。因為橋太擁擠了,鴨子會游泳,就殺鴨,讓鴨子馱老祖宗過河。
印象里七月十四晚上經常起大風,是不出門的。
實際上這幾天都不太好出門,不過唐行之不怕這些,一來他很少做虧心事,二來他雙手有億萬生靈性命,兇殘得很……
老爹一看唐行之買了貓和狗,皺眉道:“怎么養起了貓狗?”
“在鄉下養雞,不養貓狗是不行的。”唐行之把雞鴨往廚房提。
老爹這才意識到,唐行之最近養雞去了。有些悵然,想起了唐行之說過的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