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喜歡這里的。”
唐行之說:“好聽就對了,不能像供銷社里那樣說話,沒人買的,還可能會被打。”
然后定下了賞罰規矩,用以激勵士氣。到了這個時候,他在公社這一群老師傅心里已經算是很有威望。
到了個日子,公社的賣爆米花小隊,拉著板車,走向了計劃的地點。
因為是集體作業,這算是迎合人民日報上的方案,甚至有民兵護送,還不怕被抓。
唐行之的策略是搞“小孩經濟”,爆米花嘛,當然是小孩子買,這時候的女的沒什么購買力,女性經濟那一套是用不上來的。
三中全會正在召開,之前被當經濟犯的都放了。眼下思路逐漸明朗,他們大搖大擺的賣貨,有人來問是怎么回事,就說公社生產小組自產自銷。沒人為難,比干個體戶好使多了。
第一天10支隊伍都賺到了錢,那數字,所有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乖乖,一斤玉米賣一毛多,但炸開的玉米就能賣十塊錢,這生意做得。每個小隊帶的十斤玉米都賣完了,這一天下來,那不是凈賺上千塊?難怪搞資本主義的那么有錢。”總隊長感慨。
唐行之也跟著樂呵,但沒說話。
之前學校里在鬧,主要是有一派覺得,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有錢,是因為搞資本主義,所以聯名要求想搞。所有人都回答不出來,為什么歐美搞資本主義那么有錢,中國搞大鍋飯這么窮,是不是方法搞錯了。
一直到最近,總設計師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才解答了那個問題。
社會總生產力的提升,才是人們生活質量變好的原因,但并不是只有搞資本主義才能提升生產力。
不過這么復雜的關系,唐行之才不會說出來。知識之所以值錢,是因為壟斷,他要一點點的釋放自己的能量。
“唐先生,明天我們還去賣爆米花嗎?”教唐行之做爆米花的老師傅問。
“明天去可能沒那么多人買,不劃算,一周去兩次就好。”唐行之說。
總隊長笑道:“也是,這一天就有上千塊,那一年不是有幾十萬……我剛一算,就被嚇到了,想來這不會每次都好賣。”
公社也有自己的團體,他們“爆米花小組”賺的錢,負責爆米花的小組自負盈虧,那是相當賺的。
當然,這種壟斷式的賺法,能賺多久就不好說了。遍地開花也是唐行之的目的。
看大伙高興,他順勢就問:“你們是想輕松點賺點小錢,還是想辛苦些多賺點錢?”
什么?
還有招?
總隊長問:“那今天賺的多不多?”
“今天賺的,算是小錢。”
所有人對視了一下,幾乎是異口同聲道:“那肯定想多賺點!”
有一個懂資本主義的在,果然是點石成金啊!不,應該說點糧成金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