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里的領導干部看到覃家村的隊長都這么窮,各種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他抹眼淚了。
隊長頻頻給唐行之使眼色,問他該怎么辦。
唐行之使眼色讓他繼續,都定下了裝窮路線,那就要貫徹到底。
干部不停的說:“只知道你們窮,沒想到你們這么窮,回去了我一定會向上級反映,政策上給與你們幫助。”
這就是會叫的孩子有奶吃了。太有骨氣,硬扛著的地方,往往得不到政策的傾斜。
螺螄肉搭配雜糧飯,估計這干部有一陣沒這么吃過了,喝了點紅薯酒后,他開始憶苦思甜。
當然,他們老覃村也不是什么好回憶也沒給干部留下,起碼香菇湯端上來的時候,干部和他的秘書就兩眼放光,吃得挺認真的,還把湯喝的干干凈凈。
唐行之在一旁琢磨兩人舉動……
第二天干部倆吃了早餐,唐行之送他們去公社坐車,臨行前送他們兩包冬瓜糖,送這個不算違反規矩,也符合貧困地區經濟水準。對方不但沒要,還給了唐行之幾張糧票,倒是讓人詫異。
看到唐行之提著冬瓜糖回村,隊長皺眉道:“怎么?”
“我們演得太過了,他們沒要,還給了我幾張糧票……給你。”
“你收下吧,冬瓜糖你也拿回去,我家里多。”
“也行。”唐行之也不和隊長客氣。
這時候沒什么保鮮的技術,種菜都會種南瓜、冬瓜,這種產量大、皮又厚的東西。只要不亂動它們,放在角落能留半年不壞。
冬瓜這種東西,這時代的人是吃到怕了。他們這是蔗糖產地,有大量的糖,冬天會把冬瓜加工成冬瓜糖,但也是吃膩了的東西。
但這對唐行之來說卻是好玩意兒,在2020年菜市場里都找不到冬瓜糖吃,超市里的糖又貴又不好吃。以前一些牌子本來還行,被國外資本收購后,本土產品就禁用了一些好吃的配方,核心都在國外牌子里。
農閑時間大伙繼續開荒,和以前那種強制開荒,有死任務的不一樣,他們這會兒真的是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年輕人還是很有干勁的。
天氣漸暖,唐行之扛著鋤頭和傅磊幾個挖地,忽然聽到了鳥叫聲。
這叫聲很短很急。
“是什么野雞在叫嗎?”唐行之又想到了上次抓野雞的事。
傅磊停下了動作,說:“是座山雕,老鷹的叫聲。”
?
唐行之的表情……你特么在逗我?
哪怕是七彩山雞的叫聲都比這大聲!
其實老鷹還真是這么叫的,電影電視里老鷹的御用配音是一種叫做“紅尾鵟”的鳥。
仿佛是為了證明傅磊的話,不遠處林子里一只巨鳥振翅升空。那張開后超過2米的翼展,就和唐行之讀書時候睡的床板差不多大,他心中那個震撼。
要有野雞,大伙還是很熱衷于去捉的,但要是金雕這種大家伙,一般人一對一是送菜,而且追都追不上它。
“真帶勁。”唐行之說。
在2020年金雕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平時根本看不到,但在這個年代它們還是挺多的。
接下來幾天,唐行之都在想著那只金雕,忍不住問了村里老人關于老鷹的事,想著能不能搞個蛋來孵化。反正這年頭又不犯法,還可以幫打獵。
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金雕只會在人去不到的巨樹上筑巢,或是懸崖峭壁上。就算知道哪里有鳥巢,人也是去不到那里的。
現在是春季,萬物產子的季節,金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