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北宋時空世界。
李奧辭別堅持留下來繼續大干一場的徐大福,重返超凡者聯盟。
再離開超凡者聯盟重返主世界。
前往天啟之門。
回到只有景物沒有生命的水云之間。
李奧靜靜地瞑想起來,在漫畫世界里面的生命,絕大多數都固守在自己規則的一個小的范圍之內,只有主角和少量配角,才能打破這種局限。
漫畫世界再龐大,它也是作者想像力之內的一個世界。
里面的生命。
以作者的理念形式存在,即使努力去改變,也改變不了整個世界的結構。
歷史時空的現實世界。
則有所不同。
盡管以他們自身的力量要想打破規則同樣很難。
但只要外力給予一個機會,或者一個引導,那么他們立即會從中學習,超越自我,迸發生機,欣欣向榮。
“在漫畫世界,我可以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去經歷,因為漫畫世界里作者設定了未來的種種變化,即使像北斗神拳那樣的末日世界,也有其演化形式。現實世界卻不行,如果我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那么會變得過于超然,脫離現實。我在北宋時空感受到的,雖然遠遠比徐大福感受得多,但反而不如徐大福感受到的精彩,他是完全融入其內,而我始終是個旁觀者。”李奧有點明悟了。
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神明。
那么絕非僅僅需要掌握有強大神力那么簡單。
還要在極龐大和極細微處統統掌握,從更大的星球到更小的原子,里面包容的一切,皆洞悉無漏,圓融自如。
真正的神。
應該任意創造而且無限可能的。
神力大小不是決定這種創造和可能的最基本條件,而是境界。
甚至可以這樣說,真正的神明并不局限于創造或者毀滅,因為毀滅同樣是一種創造,而創造亦是另一種形式毀滅,兩者相輔相成。
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
那么在結果相同的情況下得到的結論不同。
創造未必是好事,毀滅也未必是壞事,同一結果在不同境界亦有不同的結論。
“我是應該繼續以中立旁觀者的角度去歷游各個世界,收獲旅途感悟中,還是主動融入任何一個世界,從中感知和提升自己的境界呢?”李奧開始思考。
前者是好處是能夠一直保持理性。
超然物外。
通過積累慢慢提升自己。
后者是突破自我,在迷途中尋找出一條新路。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奧忽然自腦海里閃現一個新的念頭,或許我應該轉換角度,觀察自己。
看自己在游歷途中。
會怎么做。
再用人、神不同的境界和思維去對比,去反思。
這種方式更加是一種極端,連自己本身都歸納在可觀察和可掌控的范圍之內。
當然又是最不極端的一種自我坦誠。
只有認識自己。
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掌握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