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率泰不由諷刺他道:“海澄公,聽聞那朱慈煊對待反復無常的墻頭草,素來沒有什么好臉色,他更多次對遷海令表達痛恨之意,而你要是投降,恐怕也落不下什么好下場。”
黃梧表情不變,面對李率泰道:“總督大人說得沒錯,對太子殿下而言,我黃梧自然是罪大惡極,不過若是給他獻上福州城呢?現在投誠大明,即便太子他老人家恨我入骨,但總不會殺了我,至多將我黃梧打發到南洋去,我黃家老小幾百口人,不過是換個地方過而已,至少性命得保。可我若是不降,跟你總督李大人為韃子血戰到底,最后太子一定要將我碎尸萬段,甚至跟尚耿兩位王爺一樣,滿門殺絕,把我祖宗祠堂也搗毀,開墳曝尸。”
李率泰驚詫萬分,他想不到,黃梧選擇投靠南明,為的居然就是一個簡單的不死。他還想說,跟他在福州力拼一場,即便戰死也算是效忠大清了。但他也知道,黃梧這種人跟他是不同的。
李率泰出身遼東漢人,十二歲就在努爾哈赤身邊做事,雖然是漢人,但其實跟韃子也沒有什么區別了。黃梧卻是福建本鄉人,對于大清國沒有什么認同感,反而可能還厭惡韃子。他為了功名利祿和活下去,可以背叛鄭成功,現在也同樣可以背叛滿清。
李率泰呵斥道:“左右,將此人拿下!”
可是他喊了半天,居然都沒有人出來。
黃梧笑笑,對已經垂垂老矣的李率泰道:“李大人,你想要死,全了你對大清朝的名節,可是你手下還有好些人不想死呢。全城統共就這么大幾千人了,誰不是漢人,這個時候降了,大家還能有個生路,回家種田。跟著你李大人戰沒了,恐怕連個墳墓都沒有。城中大半的綠營將領,早就跟南明搭上線了,大家就等明軍入城了。您瞧,李大人您現在還活著,豈不是給大家礙事嘛。”
黃梧拋下了三丈白綾,笑道:“總督大人,請您上路吧。”
李率泰的胸腔強烈的欺負,目中如能吐火。不過很快他也平靜下來了,畢竟他其實早就等待死亡了。
蒼老的身軀已經讓戎馬一生的他不可能再去反抗黃梧,他也相信外面可能等著許許多多的綠營兵將,他一動這里就會血流成河。
他彎下腰,緩緩地撿起了地上的白綾,看了半晌,長嘆一聲。于是他眼尾也不掃黃梧一下,拿著白綾走進了內屋。
再過一會兒,待黃梧再進去看,已經看到李率泰吊在了房梁上。
黃梧搖了搖頭,其實這個結局也不是他喜歡的。他本來還想獻功,但錦衣衛的暗線明確地向他傳達了太子的意思,他黃梧就算以功勞相抵,也平不了過。太子開恩,能饒他一條生路。不過他一家人要隱姓埋名,去到中原以外的地方。黃梧這個人,一定要背負著罪行而死亡。
為了活下去,他妥協了。
永歷十七年四月初十,福州光復,南方最后一座城市被白明修掌握,他的系列任務也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