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番躊躇后,余淮書終是開口詢問陸四漕院官廳有多少存銀,陸四回說有四十余萬兩,他將留二十萬兩供余淮書調配分發,其余他將帶走。
對此,余淮書沒有意見,他也無法有意見,漕院那邊可是被陸四的人牢牢守著,一只蒼蠅也別想飛進去。
陸四能給他二十萬兩,已經是極大的情義了,畢竟淮安城都是人家拿下的。
只是,當聽陸四說他明天就要開撥,余淮書等人還是著實被驚到。陸四隨后正式提議將淮軍一分為二,南下揚州的稱南路軍,留在淮安的為北路軍。
兩路人馬都稱淮軍,是謂“分兵不分家”。
余淮書和王二他們沒有意見,當天夜里一幫頭領們就在府學開了大鍋飯。次日天亮,陸四就率領人馬出城南下了。
南路軍也并非一路進軍,而是也分兩路。
一路是陸四親自率領的主力,由程霖的風字營、謝金生的新二營、陸廣遠的新二營,以及那幾千愿意南下的河工隊伍組成,錢糧物資由漕隊運送,總兵力有九千余。
行軍路線也是直接沿運河南下,經寶應、高郵直達揚州城下。
這個路線也是陸四前世清軍南下的路線,不沿運河走的話,光是糧草供應這一塊就是極大難題。
要知道,一艘船上的糧食可是幾十輛馬車都拉不動的。
另一路是夏大軍帶領的林字營、輜重營、老營,其余鹽城縣各縣,以及徐和尚的新三營。他們的任務是出淮安向東攻占新興場、鹽城縣、富溪巡檢所,總人數有七千余。
陸四要求夏大軍和蔣魁他們攻占鹽城縣后,不要著急去揚州和他會師,盡可能的在家鄉多發動人員參加淮軍,同時盡量爭取淮軍家眷隨軍行動。實在不愿意的,就將分給他這一路的幾萬兩銀子拿出,按人頭給發安家費,以使在外的男人能夠安心打仗。
陸四更反復交待夏大軍,回去之后一定要將在運河和淮安城死去的淮軍將士的撫恤銀發給他們的親人,哪怕沒有參加淮軍只是死在了那場夜亂的河工,也都要給。
夏大軍一一應了下來。
蔣魁聽了這個任務后有些納悶,不太同意,但夏大軍一句話就讓他轉變了觀念。
“不把老婆孩子帶上,萬一官兵殺過來怎么辦?帶在身邊,也好照應。就是死,也一家都在,沒什么遺憾。”
陸四拍了拍蔣魁,道:“將來我們不一定就在淮揚,萬一撐不住我們也許要北上,也許要渡江。”
余淮書帶王二、秦五、郭老四等人出城送陸四的南路軍,臨行前陸四除建議余淮書組織人手趕緊加固城防外,還給了余淮書一個建議。
這個建議很惡毒,就是讓余淮書派人將城外方圓五十里的居民全部強行遷進城中,同時放火燒毀所有的村莊,確保即將到來的明軍無法在淮安近郊得到任何糧草補給,并且連個可供他們歇腳睡覺的村莊也沒有。
“此事,我會考慮。”
余淮書沒有立時表態采納,看得出這位余先生心有不忍,另外也可能和他一心想要朝廷招安有關。萬一真采納了陸四建議,他余淮書就不是單純被逼造反這么簡單了。
陸四無法強求余淮書按他說的做,也知他心里對官軍有幻想,但不管怎么幻想,最終都會破滅。
凡事靠自己。
陸四能給余淮書這些留下的人做的,他都做了,現在他要為自己的真淮軍去打拼了。
但讓他意外的是,那位被他這幾天當騾子使的山陽知縣羅吉英竟也要跟他去揚州。
陸四有些奇怪,問他原因。
羅吉英倒也坦誠,直言道:“我不想死在城中。”
陸四不以為然:“余先生是讀書人,我雖不在,但余先生也斷不會讓城中淮軍亂來。”
羅吉英搖了搖頭,道:“我不是擔心這個。”
“那你擔心什么?”陸四奇怪。
“我擔心官軍。”
羅的回答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