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了好大勁,才弄了四十五萬余兩黃金,三百多萬兩白銀,陸四能甘心?
但是羅尚忠同那個孔聞謤的確沒有隱瞞,孔府內窖藏的金銀數目就是這么多。
另外還有不少古董字畫,這些要拿到江南去賣,也能賣出百萬兩銀子來。其中不乏道君皇帝真跡,甚至還有畫圣吳道子的。
問題是就算加上這些古董字畫,數目也遠不能讓陸四滿意,要知道淮軍現在光是軍餉開支一年就要多達近四百萬兩!
還不算裝備、牲畜、新占領地區的百姓民生恢復,官吏俸祿。
淮安府尹鄭標給陸四算過賬,保守估計要維持淮軍在淮揚、山東、河南的經營、作戰,至少每年要有七百萬兩白銀的進項。
現在能穩定提供財賦的就是揚州和淮安二府,大概每年能供餉八十萬兩左右,這個數目同二府給明朝繳納的稅賦差不多。其余地區,如徐州今年是別指望百姓有什么錢糧交納了。
山東,不征錢糧就是順民,一征錢糧就是刁民,三年內別想山東人民能為淮軍的錢袋子做半點貢獻,他們能支持淮軍在山東跟滿洲韃子打下去就算是對得起三年不征了。
淮軍的“金山”淮鹽這一塊,如果能盡快恢復起來,鄭標估計光是淮軍治下地盤的鹽稅就能有大幾十萬兩。
如果淮軍能夠為淮鹽打開更多的市場,比如淮西、湖廣、中原甚至西北,那么單是鹽稅這一塊每年都能提供幾百萬兩以上的軍費。
陸四何嘗不知道打開市場傾銷淮軍特產賺取軍費的道理,可他眼下又哪里騰得出手去為淮鹽打市場。
他得先把滿洲人擋在山東!
北方這一塊的市場盤子其實已經不大,因為人口銳減七成,所以淮鹽最好的市場是江南、江西、湖廣等地。
算時間,潞王這會應該到江南了,史可法他們什么時候擁立他為天子也大概就是最近的事。
淮鹽市場問題,還是要潞王“幫忙”,不過就算潞天子一登基就下令和江北互市,允許淮鹽在江南銷售,陸四眼面前的經濟危機也沒法解決。
錢,錢,錢!
沒有錢,淮軍在山東寸步難行,更休提招撫了。
除非,陸四放開套在淮軍脖子上的繩子,讓他們成為“綠營”。
但那顯然不行,陸四自個都過不了自個的良心關。
這世上,也沒有人比陸四更清楚眼下的局面,不是滿洲人有多能打,是他們有錢!
不說屠掠遼東漢人積攢的財富,就是數次入關就有上千萬兩金銀落在滿清手中,現在他們更是從順軍手中搶回幾千萬兩北京勛戚文武的贓銀,僅從帳面上算,清廷擁有的白銀數量已然是以億計算。
這就是為何清軍能夠持續展開攻勢,能夠大規模招降的原因所在。
有錢,任性。
可以說,直到剃發令前,滿清除了主力追著李自成咬之外,其余所有地盤有八成是拿銀子、拿官帽砸下來的。
為了對付滿清的招降團,陸四采取“加一文”政策,那么就必須拿出錢來。官帽子可以批發,最后有多少含金量他陸四一個人說了算,可錢總要真金白銀捧出去吧。
胡尚友把那一萬兩金子花的差不多,已經派人過來兩次請撥“活動經費”,說什么清廷的招降團給出的價碼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