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鄒縣、滕縣、寧陽四縣是孔家田莊最多所在,陸四立即命人以孔府名義進駐這些地區接收糧食,并分批向濟寧城中輸送。濟寧有運河之便,地處山東南部,離徐州又近,是一處很好的屯糧點。
孔家其余產業也在陸續清點,陸四的意思是能為淮軍用的就收歸軍用,不能用的就賣。
至于孔家擁有的上百萬畝土地如何處置,陸四早前是說分給佃農和孔府家奴,使他們自力更生,但陳不平建議不能白分,要征糧。也不征多,十征一二。
“山東百姓聞大順三年不征,故皆抗拒我淮軍征糧。但這些土地是孔家所有,現由我軍做主發賣分發,豈有白送之理?得田者,或交糧,或出人,如此,才可持久。”
要么交糧,要么出人服役,總之天上沒有餡餅。
陸四考慮了下覺得可行,他淮軍也沒有金山銀山,總不能真在山東搞土地大派發吧。
孔家產業這塊具體事務太雜也太多,必須有個專門機構負責,這個機構陸四命名為“孔府善后辦”。
所謂善后,自是大順軍平亂之后出于對孔府的保護進行的相關安排。
負責孔府善后的就是文彥杰,這位曲阜主薄在淮軍陸都督與他促膝長談,屢次舉杯吟誦他先祖文臣相的詩作后,欣然領命,愿為抗擊滿洲貢獻薄力。
曲阜縣令陳不平也物色了一個人,這人也是孔家人叫孔聞詩,是孔聞謤的族兄。
之所以選擇孔聞詩出任曲阜縣令,是因為此人曾任過吏科給事中,后來在真定井隆兵備副使任上曾與入塞昌平,寇犯京畿的清軍交戰過。
“孔胤植雖無節氣,但先圣后人萬萬,固有迎降者,亦不乏抵抗守節者。孔聞詩知孔胤植決意降清,便誓與圣公府一刀兩斷...”
陳不平對孔聞詩非常欣賞,所以不斷為其說好話。
曲阜縣令人選,陸四哪里在意誰來當,他在意的是聽不聽話。既然陳不平說這個孔聞詩可用,便準了其所請。
孔聞詩上任之后卻是立即向陸四獻策“以孔治孔”。
身為孔家一員的孔聞詩大義滅親,稱圣公府一系腐朽不甘,道德淪喪,欺男霸女,胡作非為,故理當對他們嚴加懲治。
這是孔聞詩的話,陳不平翻譯過來卻是說孔家在曲阜是最大的惡霸,但孔家內部上千年來繁衍出的孔姓后人多達數萬,他們分為嫡宗和旁宗,好處大多在嫡宗手里,也就是衍圣公府這一系,為惡的也多是圣公府這一系。旁宗基本上與朝廷給孔圣后人特權沾不得半點光,反而還要受嫡宗欺壓。
“孔聞詩的意思是孔胤植既失足而死,圣公府又被憤怒的百姓放火焚毀,那正好趁機會整頓嫡宗。”
陸四嗯了一聲:“他真是這么想的?”
陳不平肯定,又道:“孔聞詩又說,嫡宗這一脈還掌握著很多財富,賬面上不屬圣公府。”
陸四不待陳不平說完,大手一揮,立行“以孔治孔”,要從重、從嚴、從快打擊胡作非為欺壓百姓的圣公一系。
“要發動孔家旁宗,讓他們檢舉揭發嫡宗隱匿的家產,舉一個就抓一個,抓一個就查一個,查一個就抄一個,抄一個就殺一個。”
陸四也是茅塞頓開,難怪圣公府沒搞到多少錢,原來錢有很多都被嫡宗分家產分掉了。
正進一步指示時,侄孫魏義良領了一人進來,是山東招撫使胡尚友派來的人。
來人行禮之后將胡的一封信遞上。
陸四先看了信封上的蠟封,以及他和胡尚友約定的“記號”,確認無誤后方拆開,掃了一眼后臉色頓時一變,有些不確定呢喃一句:“德州有真滿洲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