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還是決意南征,但不想讓多鐸去,更不想派太多兵馬去。
固山額真何洛會進言不妨讓先帝長子豪格戴罪立功,率一部分正藍旗兵南下山東平賊。
多爾袞心動。
豪格前番因語言中傷多爾袞被何洛會告發,削去肅親王封爵,但其仍是正藍旗主,而正藍旗又因豪格緣故對多爾袞這個攝政王十分敵視。
另外兩黃旗雖在多爾袞的指揮下入關參戰,可兩黃旗的不少滿洲將校對多爾袞削豪格王爵不滿,其中代表人物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鰲拜、譚泰、塔瞻等人去年也都是極力擁戴豪格稱帝的。
所以豪格一日不死,多爾袞是一日難安。
當年皇太極為鞏固權力,將多鐸、阿濟格二人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為正白旗與鑲白旗,又將自己親領的原正白旗改色為正黃旗,奪取杜度的鑲白旗主之位交由長子豪格擔任,改為鑲黃旗。
后來正藍旗主莽古爾泰意圖謀反事敗遭誅,皇太極趁機奪走正藍旗,將正藍旗與正黃旗混編,成為新的兩黃旗。又從中分出8個牛錄交給豪格,再將豪格的原鑲黃旗改為正藍旗。
這個正藍旗比之兩黃旗更鐵桿效忠豪格,在山東戰死的巴哈納所領一千滿洲兵就是出自正藍旗,那么由豪格這個旗主再次帶領正藍旗南下平亂,名正言順。
豪格贏了,山東局面穩定,對大清有利。
豪格敗了,多爾袞便能趁機奪取正藍旗。
所以,不管豪格是贏還是輸,對多爾袞都有好處。
只不過多爾袞畢竟雄才大略,雖有心借刀殺人,卻也不想豪格真的打輸了,而且他也不能讓豪格將正藍旗6000滿洲將士全部帶出京,他得防著豪格有了兵權之后會對他這個叔叔有異心。
范文程看出攝政王心思,便建議可由豪格領3000正藍旗將士出征,另外讓恭順王孔有德領本部漢軍隨豪格同征。又提議啟用洪承疇,借這位明朝重臣的能力幫助平定山東、河南。
多爾袞立即采納,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掛“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銜,敕賜便宜行事,但對于“禁止機密”之事須書報攝政王商量。
滿漢大軍離京南下須做準備,最快也得半個月,多爾袞令洪承疇先行赴德州探明局勢。
洪承疇臨行前入武英殿跪見多爾袞,呈平賊十策,又道此次南下當還以招撫為主,武力為輔。
多爾袞著其便宜行事,是撫還是打,都由他這總督軍務大學士一力辦之。
洪承疇叩謝,又道:“臣問攝政王,若能招撫陸賊,以何爵位相酬?”
范文程點了點頭,洪承疇這個問在點上,考慮到李賊剛剛擊敗巴哈納所統真滿漢軍,其麾下十萬兵馬肯定沒有,但兩三萬人當是有的,且其若能歸降大清則山東必定,便建議可授其為一等公。
“小氣了,李闖能授之以侯,我大清當比李闖更為大度。”
多爾袞微一沉吟,竟道:“若陸某愿歸我大清,可仿平西王例,封其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