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銅鐘掉落于地時發出的巨大聲響當場就將他震暈過去。
等他醒來時,耳朵仍是嗡嗡一片,眼前更是漆黑一團,他拼命的錘打銅鐘,試圖讓外面的人聽到動靜救他。
可是,外面卻是一片廢墟,銅鐘被整個埋在了磚瓦之中。
幾天之后,當這片廢墟被人重新清理出來后,人們才發現了掩埋于其中的銅鐘。
當銅鐘被上百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吊起時,才發現里面竟有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
這個老人也是沈陽城唯一的幸存者。
他的名字叫外庫,滿洲老姓鈕祜祿氏。
行營調撥的180包“闖王包”被高杰毫不吝嗇的全用在了沈陽南城,“闖王包”威力驚人的爆炸也沒讓高杰失望,甚至將一些區域變成了“無人區”。
巨大的爆炸讓清軍魂飛魄散,也讓攻城的順軍為之扎舌。
哈什納更是慶幸他早在去年就做了英明決定,否則他和他的族人一定會被兇殘的漢人殺光。
城上近三個牛錄的清軍在經歷“闖王包”的洗禮之后,活下來的人已然十不存一。
緊急從北門趕來的何洛會跑上城墻發現一地狼藉和那遍地死尸時,下意識的倒吸一口冷氣。
城下,耳中塞滿棉花的攻城順軍趁著闖王包炸得城上清軍鬼哭狼嚎之時,迅速通過清軍火炮的射程潮水般涌向城下。
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墻,一個個身披雙甲的敢死之士口含大刀,奮手攀梯。
城上的清軍在回過神來后也立即開始反擊。
得益于何洛會的部署,沈陽南門駐扎的清軍數量是各門最多,這使得爆炸過后大量清軍迅速從城下登上城,接替死去同胞的戰斗崗位,踩著同胞的尸體和鮮血拼死阻止城下的漢人軍隊攻上城來。
一場再典型不過的攻城肉搏在沈陽南城上演。
與此同時,沈陽東、西兩門也遭到順軍的進攻,但攻城兵力明顯不如南門,卻是起牽制作用。
初攻北門不利的李化鯨也得到了高杰軍令,令他馬上再次攻城,絕對不能讓北門清軍分出人手增援南門。
喊殺聲和各式吶喊聲響徹沈陽上空,令得外城同內城的婦孺驚恐不已。她們無法同男人一樣做戰,只能跪在各種神像前不斷祈禱上天能夠保佑最后的滿洲。
天色,突然變得昏暗,繼而有雪花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