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的表弟馬思良也不想再打下去,與總兵胡順都、王道亨甚至密謀脫離定國。此事被人密告定國,定國卻沒有任何處置。
至于降將高勛、康鎮邦等人,則更是不可能為已經滅亡的大西戰斗到最后一刻了。
定國的妻子劉氏也勸定國歸順,除了其子李浦興在順軍手中外,劉氏本人也認為既然大局已定,夫君便當為部下將士性命考慮,而不是讓這些忠心于他的將士于這絕地坐以待斃。
前番降順的原西營文武也多使人送來書信勸說李定國歸順,如汪兆齡、艾能奇、王自奇、竇名望、張化龍等。
李定國仍是遲遲不下了決心,因為他總覺就此降順實是愧對義父張獻忠。
直到除夕這天下午,義兄孫可望單騎前來。
兄弟二人再次相見,內心均是苦澀。
孫可望也不知如何對這義弟說起自己降順的事,躊躇再三,還是苦笑一聲,從懷中摸出幾個紅包塞到義弟手中,道:“這是監國給你及妻子,還有嗣興的紅包。”
“紅包?”
定國愣住。
“過年了。”
孫可望看了眼遠處的塞墻,輕嘆一聲:“自隨義父起,你我兄弟有多少年沒有過年了?”
“崇禎三年到如今,十七年了,這日子過得是真快,當年兄長十六歲,我才十歲。”
回憶往事,李定國也是感慨萬千。
孫可望沉默一陣,輕聲問定國:“事已如此,你還要堅持么?”
李定國不知如何回答大哥。
孫可望拍了拍義弟的肩膀:“監國讓我帶話于你,你非降大順,實是重歸一家,共造太平。”
言罷,又微嘆一聲:“這么多年,你我兄弟始終沒有個安生日子,沒睡過安穩覺,如今便放下那心中包袱,好生做個大順臣子吧。”
“我...”
定國心中煎熬,抬頭向外看去,已是聚滿人群。
所有人都在緊張的看著屋內,定國的妻子抱著嗣興也在人群之中。
許久,定國終是長嘆一聲,朝兄長孫可望緩緩點了點頭。
永昌三年除夕,李定國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