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知道,她是被嫌棄的人,天生聾啞,如果讓別人再知道她眼睛也有問題那她的處境會更艱難。
她有時候在想,自己如果是個正常人,能聽得到也能說的了話,她的母親和外公是不是就不會拋棄她?
徐娘子口中的外公與母親她也只知道個大概。
除此之外,每兩三年徐娘子都會出去一天,回來時會拿回來一包銀子,這就是徐娘子的工錢和她的生活費了。
至于外公家的人,除了徐娘子勉強算是外公家雇的乳娘,她沒見過其他人。
把掙子拆下來,將繡好的帕子疊好放在箱子里。
這個木箱子里都是她繡的東西,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燒掉。
再拿起一張帕子,裝上掙子,明月繼續繡起來。
只是這次繡的不同,她沒有再用那些明艷的顏色,而是出現在劉先生的畫中山的顏色。
到了晚上,徐娘子再次送來吃食,明月把繡了一半的帕子給她看。
看見徐娘子點頭的樣子,明月知道,這回自己繡對了。
吃過晚飯,明月早早的躺下,身上的被子很溫暖,她們在這個村上,有外公家的銀錢可以說是吃穿不愁,衣食無憂。
這里民風淳樸,即使是只有她們兩個一大一小的兩個女子也沒有什么危險。
徐娘子又善于為人處事的,在村里關系都不錯,誰家缺錢了來借都會幫上一把,也不催著要,這一來二去那些欠著人情的村民也會幫忙照看著她家,省著一些地痞流氓的見她們孤寡來欺負。
不過徐娘子也知道自家小小姐長的太好看了,便很少讓她出門,即使出門也是蒙上面紗,只漏出兩個眼睛,對外就說明月幼時長了天花,好了以后落下了疤,不敢見人。
幸好明月也是個乖巧懂事又安靜的性格,這許多年來也很少嚷嚷著要出去。
不過她越是這樣,徐娘子越是心疼。
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徐娘子總會帶著她出去幾次,每次也只是找個沒人的路,帶她出去走走。
害怕她憋悶壞了,徐娘子就教她繡花,畫畫。
這畫畫徐娘子也只會打個樣子,她教不了,只能買來筆墨紙硯和顏料讓明月自己領悟。
至于劉先生,是那年徐娘子抱著明月剛過來時給了錢讓他幫忙張羅一個院子的,他也只知道明月是她家小姐。
問到具體哪家的小姐時,徐娘子含糊其辭,說是南邊的一大戶人家私生女,大夫人不容,老爺給了錢讓尋個地方安生的。
后來徐娘子為了能教明月寫字讀書,便親自帶著明月找劉先生空閑的時間學的。
一年去的次數不多,但耐不住徐娘子是在明月五六歲就帶著去的,這**年里,斷斷續續的也把字認全了。
劉先生還夸明月聰慧,這個字只要學一遍就能記住,但具體什么意思,還要徐娘子回去慢慢教。
所以徐娘子為了明月也認了字,畢竟只有她學會了,才能讓明月更好的理解。
就這樣明月還能看一些話本了,對外面的世界有一些的了解。
看過的書多了一些,明月便明了些事理,雖聾啞,但內心里并不是一片黑暗的。
這要多謝徐娘子這些年在她身上下的心思。
要說母親,在明月心里,徐娘子就是她的母親,至于那個被徐娘子說的跟天仙一樣美麗的母親,她沒有一絲感覺。
徐娘子嘴里富麗堂皇的外公家,她也沒有一絲向往。
想著想著明月便有了睡意,她閉上眼睛,周圍的一切都黑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