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滿腦袋問號,實在想不出不讓風投介入,這筆錢從哪來。
“魔都家教網的錢從哪來的?”方黎笑道。
郭浩還以為方黎有什么錦囊妙計,一聽貸款就直搖頭,能順利拿到浦發的貸款說白了還是靠關系,同樣的貸款到了漢川銀行就被一只小蒼蠅給惡心得夠嗆。
方黎神秘的笑了笑:“之前貸不到,不代表現在貸不到,家教網之前有把廣告打到央視嗎?”
“......”郭浩猛然驚醒,這才是方黎執意要把廣告打到央視的真正原因吧?
“光是廣告還不行,還得強調咱們創辦家教網的初衷。”
“初衷?”
“當然,為了幫助那些貧困大學生,咱們砸鍋賣鐵,艱辛創業,這么感人肺腑的事跡,不傳播出去實在太可惜了。”
方黎說著語重心長的拍了拍郭浩的肩膀:“老郭,以后面對媒體采訪的活就交給你了。”
郭浩下意識的往后一縮,突然有種被賣掉的感覺。
很快網絡上就出現了許多關于家教網的創業故事,上面列舉了許多貧困大學生因為家教網而改變命運的事例,同時著重描寫了家教網創始人“砸鍋賣鐵”創業的艱辛,一時間看得網友們是感同身受、潸然淚下,有的人還把類似的文章發到了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從而又引發了新一輪的轉發。
創業故事肯定是有些扯淡,不過列舉的貧困大學生,他們的事例倒是真的,其實愿意長期在家教網擔任家教的大學生,家庭條件普遍不太好,那些家庭條件優越的,一開始可能圖個新鮮,時間長了覺得沒意思了,也就不會再當家教了,畢竟他們又不缺這點錢。
只有家庭條件不好,從小知道賺錢不易的人,才會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賺錢機會。
而且郭浩為了家教網的發展的確是把自己的跑車給賣了,說“砸鍋賣鐵”倒也不全是胡說八道,當然郭浩本人肯定是不會對外說出真相的,太有損形象了。
還真別說,這些創業故事不僅為家教網做了宣傳,同時也收獲了大量路人好感度。
特別是四月中旬的某一天,一個自稱是楚天都市報的記者找到了“天元科技”,他來的時候方黎跟郭浩還在上課,這位也是有耐心,等了兩個小時,這才等到他們來到公司。
“你好,楚記者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我們剛剛在上課,一看到信息就馬上趕來了。”方黎熱情的跟記者握了握手。
楚記者也很熱情:“應該的,學業為重嘛,其實一開始我還擔心網上那些創業故事是假的,沒想到你們還真是在校大學生,了不起啊,我上大學那會兒除了泡妞就是玩兒,你們不僅成功創業,還為那么多貧困大學生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說來慚愧,我們做的其實還很不夠,現在家教網的業務也只是覆蓋了武市跟魔都,而且僅僅只是開放了一本院校,還有好多二本院校的貧困大學生在翹首以盼,可惜,我們實在是力不從心啊!”方黎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