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強勁的表現頓時讓原本就火熱的團購市場變得越發瘋狂,眾多資本叫嚷著揮舞著支票向點食網拋來橄欖枝,然而,得到的回復卻是,點食網A輪融資名額已經內定。
無數資本在失望之余,自然就開始尋找類似的團購網站,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越來越多的團購網站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資本們揮舞著手里的鈔票加入這場狂歡之中,無數心懷夢想的創業者跑步入場,一時間團購成為了國內互聯網圈子里最熱門的話題。
在這股風潮的影響下,你要是對團購一竅不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創投圈、互聯網圈待過,還有許多創業者甚至是騙子,手里連網站都沒建成,拿著一份PPT就能獲得數百萬的投資,什么理性、原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簡直就是笑話,套用當年某南省房地產熱的一句名言:瘋子買、瘋子賣,還有瘋子在等待。
團購熱在某種程度來講,跟當年的房地產熱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當然,跟房地產熱比起來,團購熱還是有一定數據支持的,至少這些網站的團購業務基本都是賺錢的,就連一些剛剛成立的小公司也不例外,這就讓無數人覺得自己遇到了百年難得一遇的風口,所有人都爭相想要成為風口上的那只豬。
1月底,阿里宣布推出“聚劃算”,算是徹底點燃了華夏的團購熱潮,一時間“你團購了嗎?”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詞匯。
再加上次貸危機之后國際市場一片蕭條,上頭頒布“四萬億計劃”擴展內需,在政策層面團購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支持,網絡與電視雙重報道之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才開始一頭扎進了團購的時代浪潮之中。
對于商家來說,團購的確是一個減輕庫存壓力的模式,只要給上一定的折扣,就能大量出貨,無非是把零售當成批發來賣,錢他們一樣不少賺,比如售價一百塊的葡萄酒,原本擺在店里無人問津,但只要上了團購平臺,70塊,200瓶個把小時就沒了,店家能不高興嘛,甚至許多實體店老板都不大愿意做實體銷售了,出貨太慢,哪有團購來得痛快?
對于消費者來說,平時賣100塊的東西,現在只要70甚至60、50就能買到,不買就感覺自己好像虧了,特別是正當你猶豫時突然發現這款商品已經賣完了,頓時就跟損失了一大筆錢一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前期的團購網站表現都相當不錯,自然也就受到了更多資本的青睞。
2月初,作為創業老兵的吳波創辦了拉手網,首輪就拿到了創意工坊1000萬美金的投資,更是引起了整個行業的轟動。
這還沒完,就在3天之后,身為晉西人的黃志華創辦了“阿丫團”,馬上晉西財團就表示,將會以1.1億人民幣注資“阿丫團”。
沒有人會懷疑晉西財團的財力,2010年正當晉西大整頓,取締私人小煤礦的風口浪尖,煤老板們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后,也開始為自己謀求后路,當下還有什么比互聯網行業最值得投資的嗎?黃志華跟晉西財團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而就在外界鬧得熱火朝天時,點食網就仿佛隱身了一樣,并沒有向其它團購網站那樣拼了命的花錢做宣傳,而是沉下心維護現有市場、做地面推廣。
2月3號,武市點食網總部迎來了三波客人,其中金沙江創投的朱小虎團隊跟今日資本的徐青團隊算是老相識了,而騰訊團隊的領隊劉志平跟方黎也算有些淵源,當初他也在微博上幫家教網懟過阿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