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京城衛視開始為新檔綜藝“見字如面”進行預熱宣傳,恰好此時易聊跟微信正在對簿公堂,熱度不是一般的高,不愧是做媒體的,這蹭熱度的手段。
當然,劉主任事先是征求過方黎的,對此方黎自然沒什么忌諱的,巴不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5月中旬,“見字如面”終于迎來了首期開播。
一開始,這檔節目其實并沒有受到多高的關注,畢竟相比于“好聲音”“我是歌手”這樣娛樂性更強的綜藝節目,一檔以朗讀為主的節目,又有多少觀眾愿意去了解呢?
事實也的確如此,一開始的兩期節目收視率都只能算是一般,劉主任還羞愧的給方黎打電話道歉,被方黎勸住了,一直到第三期,一位不太出名的演員趙麗新朗讀了革命先烈林覺民的【與妻書】后,在網上掀起了一陣熱潮。
在許多現在年輕人的印象里,林覺民所處的是一個愚昧、荒唐的時代,那時一段讓所有華夏民眾難以啟齒的歷史,同樣的,似乎在這些人印象里,那個時代的人一定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牢籠里,婚喪嫁娶都只是為了延續香火。
然而林覺民的【與妻書】卻告訴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們,曾經有一群熱愛生活、向往愛情的先輩們,為了大愛放棄小愛,為了大家而放棄小家。
很快,“見字如面”的口碑逐漸傳播開,收視率也一期比一期高,作為冠名贊助的易信也因此收獲了許多新用戶。
而此時,方黎卻在忙著趕他的畢業論文,要說起來還多虧了“見字如面”這個節目,不然他還真不知道畢業論文該寫什么題材。
方黎一氣呵成,看著屏幕上洋洋灑灑的萬字論文,簡直完美好吧!隨手就發給了指導老師鄭鶴軒。
鄭鶴軒一看郵件上的署名居然是方黎,也不敢怠慢,結果打開文檔一看標題,他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論漢語言在互聯網時代的傳播與推廣。”
沒錯,這就是方黎的畢業論文,鄭鶴軒不禁苦笑:“這小子真夠會偷懶的。”
不過不得不說,方黎這篇論文其實還是有點東西的,比班上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寫得都要好。
“就這樣吧,到時候記得來參加畢業答辯。”
......
“喲,這不是沈總嘛,氣色這么好,看來最近賺了不少啊。”朱小虎笑著迎向沈楠彭,二人也是老相識了,交流自然很放松。
沈楠彭笑罵:“朱總看起來也是油光粉面,恐怕不比我少賺吧?”
二人又寒暄了幾句,沈楠彭突然低聲對朱小虎道:“你說這回方黎召開股東大會是想做什么?”
朱小虎搖頭苦笑:“我上哪兒知道去,這小子向來不按常理出牌,讓人猜不透啊。”
“你說會不會是易支付要啟動第二輪融資了?”沈楠彭試探性的問。
朱小虎眼前一亮:“我也是這么想的,最近這段時間易聊應該把春晚紅包活動,賺的那點錢花得差不多了。”
說到這里二人不免有些郁悶,假如不是春晚紅包賺了兩億多廣告費,估計易支付第二輪融資早就開啟了,現在易聊基本上算是把微信打趴下了,恐怕這回融資的估值又要打幾個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