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顧客卻不這么認為,不管花了多少錢,你的東西質量必須過硬,否則就是欺詐。
店小二一開始還幫著和稀泥,可是很快就發現投訴越來越多,于是只好上報給領導,領導對此也沒轍,只能向張永匯報。
張永平時還要處理淘寶的事務,開始幾天一直蹲在聚劃算,原本以為一切都上路了,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辦公,突然聽到這個消息也感覺很棘手,而且對此他不禁產生一個疑問:難道拼多多就沒有投訴嗎?
當然,拼多多的投訴也不少,不過拼多多針對的原本就是“五環外”用戶群體,他們對于價格的敏感遠遠大于對質量的要求,一般只要能用,反而覺得賺了,畢竟對于他們來說省錢就是賺錢嘛。
但是聚劃算的用戶卻不一樣,大多數都是淘寶、天貓的用戶,他們對于質量以及購物體驗的要求要比拼多多用戶高得多。
現在擺在張永面前的難題在于,假如滿足用戶的要求對商戶進行處罰,商戶有可能就跑掉了,我不跟你玩兒了,但是如果不滿足用戶的要求,用戶就有可能跑了,而且還會對阿里的聲譽造成影響。
張永咬牙道:“給用戶一些補償,暫時不要對商戶進行處罰,先警告一下。”
然后用戶就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對于他們的投訴聚劃算先是表達了歉意,并且還給他們進行了退款補償,卻只字不提對店家的處罰,一部分用戶選擇息事寧人之后,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的差評被刪了。
整件事情就讓人覺得有些搞笑了,有用戶在網上發帖把事情的經過爆了出來,并且表示。
“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奇怪的事情,平臺代替店家退款,然后還把用戶的差評給刪了,這算是什么?平臺給用戶封口費?合著就是讓店家繼續坑人唄。”
很快發帖的用戶發現,跟他一樣人還不少,買的東西五花八門什么都有,唯一的相同點就是他們都跟客服進行了投訴。
于是有人發現,既然只要投訴就能退款,是不是意味著可以白嫖呢?
隨后的半個月里,聚劃算的店小二發現投訴的用戶越來越多,雖然買的東西都不貴,但是架不住量大啊,立即進行了上報。
張永看著一長串的投訴信息不禁頭疼:“這里面應該有不少薅羊毛的吧?”
“而且還不少,不過最近投訴的確增長了不少。”下屬欲言又止。
張永見狀皺眉道:“有什么話就直說,別吞吞吐吐的。”
下屬連忙道:“可能跟我們刪除用戶差評有關,那些店家看我們這么做,還以為我們不敢動他們,一個個都開始變本加厲,商品的質量也越來越差了。”
張永沉思良久,拍板道:“封幾個店家,殺雞儆猴,對投訴最多的一批店家扣除一半保證金處罰,我看誰還敢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