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躺在床上想著這件事,要是未來自己和姜晴分手了,沒能走到一起,姜為民的案子會不會又有“新進展”了?哈哈。
1988年11月22號,全國大學生籃球賽分區賽正式打響,北方賽區一共26支大學代表隊齊聚京城,開始為期十天的晉級淘汰賽。
一場決勝負,輸著直接淘汰,每場4節比賽,一節10分鐘。
為了公平起見,京城本地大學的球隊只能去其他學校的球場比賽,京大的第一場淘汰賽就在華清大學室內體育館開打,對手是非常強大的吉省大學。
賽前吉省大學也是呼聲很高的有希望出線隊伍之一,因為他們校隊里有兩個身高超過2米的巨無霸,尤其是2米02的主力中鋒,之前還在省隊訓練過,基礎扎實,球風硬朗,在一群大學生里有點欺負人。
至于京大,主力中鋒195身高,身材瘦弱,技術一般,大前鋒秦皓身高192,中投比較準,其他技術指標都一般。
然后到了小前鋒這里,身高急劇下降,181的文宇,177的得分后衛,172的組織后衛。
京大的替補中鋒身高188,替補大前184,其余板凳隊員就沒有超過180的了,畢竟打籃球不光是身高一個條件。
沒人看好京大,盡管球場里百分之九十的觀眾都在為京大加油。
場邊的觀眾席里,有一個很特殊的人,他叫文森特-里,美國NBA球隊芝加哥公牛隊派駐亞洲區的球探。
他在日本,韓國各待了一年,這次是聽說華夏舉辦第一次大學生籃球比賽,特地來瞅瞅的,說實話,他根本不報什么希望。
他對華夏球員的印象就是高個子很多,但是身體素質和籃球基礎普遍很差,完全沒有培養的價值。
球賽開始,第一個給他帶來不錯印象的是紅色方的高個子中鋒,在他的眼光看來這身高臂展和彈跳,已經勉強能進NCAA打球了,不過也只能在弱隊打個主力。
光看身高和主力中鋒的差距,文森特就認為這會是一場一邊倒的比賽,開局也和他想的一樣,半節比賽過去,吉省大學就11比3領先了8分,局面完全就是碾壓的態勢。
第一節第六分鐘,白色方京城大學請求換人,5下5上,文宇身穿10號戰袍閃亮登場。
“他們的內線非常強,我們主攻中遠距離,多拉扯跑動,有投籃機會一定要果斷出手。”
校隊教練布置戰術,之前上場的全是替補,因為他們對對方完全不了解,就派替補去摸摸底。
最后,就說了一句,“圍著文宇打!”
華夏的職業籃球要到90年代中期才開始,現在的話大多數人對球場上各個位置還不是很了解,像大學生比賽這種,就更亂了。
大學生之間的比賽很文明,京大后場發球推進到前場,對手也只是做做樣子防守而已。
等后衛把球穿給文宇,情況瞬間突變。
文宇運球后退兩步,佯裝突破然后變向,開始沿著帶球場邊瘋跑,防守他的對手比他高不少,但是完全跟不上他的速度,只能換人協防,然后文宇在底腳站定,晃過撲上來部位的對方后衛,一個姿勢優美的三分跳投,球應聲入網。
隨著全場的歡呼,文森特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個10號,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