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濤一行人來到密云之后的第一個去處就去了溪翁鎮。
這第一站本應該是到達密云后,先去拜訪密云的幾個主事之人。
不過,由于這幾年西昌可是實實在在做了不少事,給他們掙足了上升的空間。
他們現在可十分平易近人,哪里有什么架子,就是有也不敢在駱濤面前擺。
他們比誰都清楚,他們跟駱濤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他們在管理一縣的時候,駱濤已經給中國繪畫了未來。
說點實在的事,去年,密云的甘書記就在他即將退休的時候,上面看在他這些年勞苦的份上,便讓他到了人大,過一過水,這也算是最后的光榮。
密云現在主事的人是原來的孫縣長,老熟人張東風可算是坐上了火車,從三把的副縣混到了如今的正官,真可算的上是一路順風順水,沒什么大波瀾。
這個變化,他們只要耳目皆好,就不可能不知道是什么讓他們有了現在的地位。
資本盛行的時候,…………………………………………………………。
昨兒上午就告知了他們駱濤的行程。
這次來密云除了視察工作之外,就是帶朱霖來看看在西山島上蓋的密云別院進程到哪一步了?
小車子駛上溜光筆直的大道,便像天空中翱翔的飛禽,自由的向未來飛去。
上午八點左右就到了溪翁鎮,一行人也沒跟任何人打招呼,便先在鎮上一家早餐鋪,少吃了一點,墊吧墊吧。
然后單獨派人去跟鎮里面打個招呼,駱濤則繼續帶著公司其他人員,風塵仆仆往溪翁鎮的東西各村,去看全國菜籃子工程的范本發源地。
小車駛離鎮子往西去,不一會兒,就看到連綿不絕的白色大棚,一個連著一個。
西昌菜籃子至今也沒有全面覆蓋整個溪翁鎮,主要的都分布在鎮子西部,靠近密云水庫,且土地平整的大面積地區。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這里面有地理位置的因素,也有著如何合理的使用耕地等問題。
可耕用的土地就那么多,不可能都用來種植蔬菜,棄種其他農作物。
不過,溪翁鎮南邊的土地,將來也是要利用起來的,要想打造一個具有意義的菜籃子基地,一鎮一縣的土地都太少。
駱濤的計劃是以密云水庫為中心,劃一個直徑為一百公里,橫跨京津冀的巨大農業示范區。
“今年新建的溫室大棚有多少啊?”
駱濤雖然每天都會時刻關注下面公司發展動向,但人力也有窮盡的時候,事事不能及。
再加上去年西昌高層不老實,駱濤抽出了大量的精力處理這事,公司里有些事更不能做的面面俱到。
不過,依他的性子,只要不出事或發現問題,他倒是不想太過問具體的事。
“聽說是一千多,至于具體有多少,我也是不大清楚。”坐在副駕駛的侯明思索了好長時間,才說出一個大概的數字。
這也不是侯明工作不上心,主要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就不再主管菜籃子工程,而是主管文創和楓葉服裝店及同浙省合作的摩托車產業。
西昌菜籃子現在歸秦春直接管理。
這次來視察之所以沒帶秦春,主要還是想看看下面具體的真實發展情況,而不是他們每天上報的那一堆廢紙。
“那也不少了,加上去年蓋的大棚,那也有將近兩千個,……”
兩人又聊了幾句工作上的事,駱濤便跟朱霖閑聊了起來。
很快幾輛小車就橫穿東各村而過,駛過聯通東、西各村的小石橋。
來到西各村的小廣場,眾人才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當幾輛小車從東各村呼嘯駛來的時候,吃過早飯的村里人,就已經把目光死死盯了過來。
他們在這里也生活了這么多年,這么多的小轎車一起出行的排面,可不是多常見。
最近一次,還是前兩年西昌的大老板要在他們這里搞菜籃子,小車來了十幾輛,后來也時常有人開著小轎車來的。
好像都不如今兒這來的有排面,好幾輛車清一色的都是在報上或電視里看到的皇冠。
如此排面,注定著來人非富即貴,村里人都十分謹慎,一面讓人去通知村里的主事,一邊遠遠的跟著。
直到駱濤下了車,他們才隱隱覺得這人好面熟。
當看到田浩的時候,他們才立馬醒悟過來。
“乖乖,這不是田經理嗎?那個好像是城里的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