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就在溪翁鎮同密云和懷縣兩地的主官談了未來的發展與合作。
大方面駱濤拍板做了決定,菜籃子工程的面積要擴展多少?相配套的工廠要增加多少?要能為兩縣解決多少就業人員?
對這些問題都做詳細的回答,不過,這些都不是駱濤臨時做的決定,這些規劃都是田浩等人計劃好的發展路子。
現在只不過是由駱濤這位極具份量的他,站出來同大家商量一下。
談好了合作,在鎮上稍作休息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駱濤就帶著人前往了密云別院看看別院建造的情況。
密云別院還是按京城四合院的模式來,是左中右四進四合院,左右為跨院,院落后面是花園,連接密云水庫,總面積有四千余平。
有花園這自然要融入了江南園林的風格,亭臺樓閣,軒榭廊舫,樣樣不差,可謂是極盡其精美。
駱濤骨子里還是個享受主義,人生難得如此得意一場,不快活快活那太對不起這大好光陰。
對他來說,錢就是王八旦,沒有再去賺。
反正掙的都是小日子的炒房錢。
花這些錢,駱濤心理上一點都沒有出現什么不適感。
如果事后要怪的話,只能怪他們的美爹心太踏馬狠了。
玩人不帶那么玩的,先讓吃飽了然后動手宰。
再者這幫躬匠,此時不知道躲哪個小黑屋子里密謀著抄他美爹的老窩呢。
從溪翁鎮到達密云別院,也不過就幾公里路的路程,一行人很快就到了。
主持這里工作的是王師傅。
現在他們這個建筑隊已經不再是專門維修古建筑,而是隨著時代的腳步邁進了現代建筑領域。
這看似是一件好事,不過,卻法發生了一場新老觀念碰撞。
原來是小王師傅,也就是王師傅的兒子,他認為搞大工地有出路,有錢掙。
而王師傅呢則認為搞古建才是真的有出路,爺倆兒觀念不同就這么鬧掰了。
小王師傅帶著一幫人去蓋大樓去了,王師傅則帶著一幫老師傅繼續干著老本行修繕古建的工作。
對于他們爺倆兒鬧分家,駱濤也沒什么好說的,便由著他們去了。
畢竟他們這工程隊跟西昌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而是合作關系。
小王師傅的離開只能說明他看到掙錢的路子,畢竟以后跟房地產有關的產業都能掙錢。
“開發商”,“包工頭”這都不是白叫的,他們中的有些人可都是吃……雪饅頭成長起來的。
爺倆兒一鬧掰,駱濤起初就不打算過問,任由他們自行解決,可沒兩天爺倆就找到了他。
駱濤是抱著不反對,也不支持的態度回復了他們。
實在是因為這個行業掙錢是掙錢,但遭人罵那是真遭人罵。
駱濤還想當個大好人呢,哪里會摻合這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