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早餐就要細嚼慢咽。”
三人進了店內,坐在靠里的桌子。
就在三人閑聊的功夫間,伙計就把早飯一一端上了桌。
這飯來的快去的也快,吃好后感覺,別說這做的就是比國營的好,服務更是好。
這結賬當然是老馬了,駱濤可不會跟他客套,就怕客套幾句話,變成自己買單。
結好賬馬衛都也沒回一號大院,而是跟著駱濤來了百花小院。
進了院朱霖和駱少逸打了個招呼,便去了臥室看看小十月在干嘛。
“駱叔,最近可好,有陣子沒見了怪想您吶,這畫眉鳥真不錯啊。”
嗬!就知道嘴上說,走護國寺的時候怎么就不知道買點東西呢。
“你小子,今兒怎么想起來我這了,不光是想我吧?”院內正在逗鳥的駱少逸,對老馬的到來一點也沒感覺到驚訝,表現的很是司空見慣。
“真心想念您老,這不是工作忙嗎?一直沒時間來看你們,今兒來的也唐突,也沒買點什么,您多包涵,別怪。”
“有時間來這兒坐坐,有心就成,買什么東西。
要是有事你們先忙著去。”
駱少逸見他好似有事,便沒和他多聊。
“那好,您忙著。”
馬衛都拎著布包跟著駱濤進了東廂的書房,就將其小心翼翼的給放在了書案上,解開布包,駱濤便瞧了清。
這家伙跟著來,駱濤便猜到不是想看那帖盒,就是有東西讓自己看,或者兩者兼是,看這架勢果不其然。
“這就是今兒淘的嗎?”
“嗯,你給掌掌眼。”
聽他說完,駱濤便小心拿起書案上的青花大碗,仔細鑒賞。
先用手輕輕圈了一下碗沿,看看是否有沒有損傷,還好保存的很好。
外表很是光滑,瓷質不僅細膩,而且還很精細,繪畫的線條也很流暢老道。
又翻看落款,好嘛!怪不得老馬拿來讓自己給掌掌眼,感情不是常見的款啊!
碗底寫著“萬福攸同”四個青花楷書,這種款叫吉祥款也稱吉語款。
開始于嘉靖年間,盛于天啟,終于崇禎。清代康熙時期在景德鎮也大量燒制,多是民窯青花。
見此碗的造型,胎釉和上色各方面,都不是明朝時期的瓷器,但也不是仿品,各方面都符合康熙青花瓷器的特征。
“不錯,在民窯當中也屬于是精品了,康熙年間的青花纏枝八寶紋碗,這是吉祥款,萬福攸同從明代嘉靖年問開始使用。”
“呵呵,還好沒打眼,開始看著就感覺不錯,就是款有點拿不準。”
“這個多少錢?”
馬衛都也沒說話,伸三根手指,駱濤便明白了,要不說人家能成大佬,不會砍價怎么能行。
看好了老馬帶來的東西,這家伙便要看駱濤買的那個帖盒,駱濤也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聊了好長時間,這孫子一個勁的問,“是不是真?丫的,還是你會撿漏。”
午飯過后,老馬便回了家,臨走便順了幾本關于瓷器的書籍,這就叫賊不落空。
“萬福攸同”出自《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萬福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