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三個人說說笑笑也好不快活。
……
“兩位師傅一路也辛苦了,千萬別推辭,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
回到百花小院,幾個人忙著把東西放在東院,這整個院子的房屋都是用來給駱濤收藏之用。
兩位師傅見駱濤提了兩瓶茅臺和一些糕點,也有點不好意思,推讓著,“不辛苦,駱先生,我們也沒做什么?這太貴重了。”
“就是,就是。”
駱濤本想掏點錢給他們意思一下,想想又顯得太俗,不如這拿些東西實在,特地挑了兩瓶茅臺和一些糕點。
這時候送茅臺的絕對是大戶,這茅臺酒漲價那真是不帶商量的,才幾年的功夫,就從八塊漲到了現在十八塊,一九八一年底才開始上調一次價錢,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又翻了一倍。
這年頭要是沒閑錢買房,那你就買點茅臺的股票,穩嫌不賠,不過說這還早,中國內陸的股市現在還沒影哪。
“以后少不了兩位幫忙,你們要是不收,下次我還怎么好意思找二位。”
兩位還是有點扭捏,心里也在盤算,這東西該不該拿,別處理不好得罪了人家。
就單從這住的宅子來看,那就是非富即貴,人又和自己老板是朋友,兩個人也世故,遂向黃援朝請示。
“給你們就拿著,怎么你們是好酒喝多了。”黃援朝笑罵了他們一句。
“誒!謝謝駱先生,謝謝黃老板,沒別的事我們就先回去了。”
“嗯,把車還回去,你們倆個就回家休息吧!”這黃援朝看不出來做老板還是很大方的嘛。
“謝謝黃老板。”兩個再次感謝黃援朝,笑呵呵的離開了百花小院。
駱濤很想提醒他們一句別喝,這可是五星茅臺。
“沒什么事,晚上留家里吃點。”駱濤對黃援朝客氣了一下。
這家伙卻是個實在人,“那感情好,好久沒吃嬸子做的菜了。”
這貨一出溜就去拍老娘蘇桂蘭的馬屁,“我說朝子,你不給你媳婦說一聲嗎?”
駱濤這真是好意提醒,因為這家伙是個怕老婆的。
“咳!你要是不說,我差點忘了,這就去王大爺那,給她去個電話。”
這小子速度也忒快了,還沒等人反應過來,就出去了。
駱濤先被其離開的速度震驚,回過神來,又不得不感慨這家伙是越來越會享受了。
從百花胡同到前門才多遠,還打個電話,真夠奢侈的。
王大爺家那臺傳呼公用電話是在1980年底才安上,以前要想用公用電話,只能去護國寺街,那里有臺電話歸街道管。
京城的傳呼公用電話從1952年起就有了,53年在市區平均三條胡同有一臺,時代在進步,這些公用電話就有點不夠用了。
時間一長就出現很多問題,公用電話就面臨著“集體單位不愿管,公共場所不讓安,個體戶要求撤,代辦戶往外趕”。
有的公用電話名曰公用,實際成了專用電話,還形容這些電話是“三不讓打”和“六不傳呼”。
就是代辦戶開會時不讓打、研究事情時不讓打、長途電話不讓打;代辦戶上下班前后、中午休息、開會、節假日以及路遠的和壞天氣,不給傳呼。
1980年《京城日報》分多期報道,還報道了好幾位“熱心”代辦人,在這股子浪潮下,王大爺也就做了一位“熱心的代辦人”。
從這年底,就天天能聽到王大爺在胡同喊,“二子,你大姨來電話了。”
“三兒,你大舅不行了,讓你去一趟。”
“狗兒,有個女同志找你。”
“駱濤,哦,沒事了。”
滿滿的味道,每次就五分錢,九十年代初才漲到每次一毛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