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就準備騎車走,顧常衛才注意到車子,“老駱,可以啊!這車都買上,呵呵呵,你不會是打算在長安常住吧!”
“哈哈哈,我倒是想常住,可惜現在我就是位游手好閑的人,哪個單位要我。……這不是要在這邊待上一段時間嘛,就想著買個車,也方便我們出行。”
駱濤也沒有對他說是為了淘弄古董,這事犯不上到處宣揚。
“呵呵,還是你想的周到,那咱們就走吧!”顧常衛也不是那愛瞎打聽的人,人家有錢愛買什么就買什么,自己也攔不住不是。
駱濤四人緊隨著顧常衛穿過了兩條街道,又起進一條不起眼的胡同里。
騎進來的第一感覺比京城的胡同要寬敞許多,唯一的一點就是頭頂上的電線顯得有點雜亂無章,個子高的就能觸手可及。
從胡同進來沒多遠,就到了這家面館,這家面館門臉挺大的,停好車子,幾人進去之后感覺里面的裝飾也特別簡單。
洪流前全國統一的風格,柜臺前也是掛著木牌,不細數就有十多種面,比如有臊子面,油潑面,軟面,還有帶湯的漿水面、擺湯面。
唯獨不見那無比難寫的biángbiáng面。
老板娘見到來了熟客,趕緊招呼了客人。【就不用長安話了,主要是不會】“我說是誰呢?原來是顧同志啊!今天想吃點什么?喲,今天帶朋友來了。”
“呵呵,老板娘好啊,今天有幾位京城來的朋友,想要嘗嘗咱長安的面食,你告訴老山棗,面一定要筋道,不然我可不付賬。”
顧常衛熟門熟路的和老板娘說著話打哈哈,他說的老山棗就是這家店的老板。
“你放一百個心,幾位想吃什么面,都看看……”這老板娘雍容又很富態,盡顯大唐風韻,她特別熱情善談,嘴皮子也很利索,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她就已經為駱濤幾人介紹了五種面食。
“謝謝老板娘您熱情的介紹,我就來碗臊子面吧!王老您吃什么?”前世的駱濤對長安的面食也是知道一點的,現在肚子在鬧革命,那有閑功夫聽她講這些。
“都要一種面吧!做起來也快點。”
“嗯,那我們就來五…”駱濤又想到了什么,便趕緊改了口,“有勞您給做六碗臊子面吧!”
“呵呵,不愧是京城來的,說話都透著客氣。那不知道幾位都要什么口味,能不能吃辣?”
駱濤是不怎么吃辣就少要了點,其它人也都是微辣,就顧常衛來了句,“兩勺辣。”
駱濤也不知道這兩勺是多大勺,反正能感覺他是能夠吃辣。
“幾位先坐著,喝喝茶聊聊天,一會這面就好。”待老板娘進去,駱濤幾人找個空桌坐下。
這老板娘真沒有騙人,說一會就一會,她就用木式托盤端了三碗面。
放下面那又就進去又端了三碗出來。
“幾位的面都好了,慢用。”
幾個人狼吞虎咽,說細品談不上,中午也沒怎么吃飽,這會正餓那有閑情吃這個講究,當然了王先生除外。
這老先生是真的在“吃”,在品嘗這面,席間還大談這長安的飲食文化,更是小聲說這家店做的只能算是湊合,還好就自己幾個人聽到,不然不敢想那會是一種什么場面。
顧常衛可是跌破了眼睛,心想這老先生是真敢說,怎么自己吃著就很好吃啊!
吃面只要湯不燙,那解決起來就很快,駱濤聽王先生作評價后,就慢慢的品著吃也感覺味道比一般好點,還沒法和自家的韓氏小面比。
這不是駱濤有和王先生一樣的的美食水平,主要是好的吃多了,胃也跟著挑了起來。
吃好了面,駱濤搶先結了賬。
“還是京城人有錢,顧同志能有這樣的朋友真是交了好運,幾位慢走哈。”這老板娘臨走前說著也不知道是不是來自一位女士的酸話。
更有意思的是,她還對顧常衛遞了一個我懂得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