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招待所,幾個人就拎著麻袋往樓上去,就這怪異的行為,自然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了。
“同志,你這都是裝的什么啊?”這門衛也不知道是盤查,還是好奇,很合適不突兀的問了這么一句。
“哦,沒什么,就是一些字畫,呵呵呵,愛好,您看看。”
駱濤不光說話客氣,更是大方的打開了讓這門衛大叔檢查仔細,這怎么做都是免得他多想,從而引出一些沒必要的麻煩。
現在買些字畫古董,肯定會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你,但絕對不會有人羨慕,或者說平常好老百姓不會從這方面來估測你的財富。
“呵呵,幾位同志都是文化人,沒想到我這個大老粗今天也能沾沾這文化氣。那沒什么事幾位快回去歇著吧,今天這天氣還是熱的!”他見也沒有什么,便找了個借口。
“好嘞,您忙著”。
從大門處進來,每遇到個人他們都會投來不解和異樣的眼光。
唯獨那前臺的服務員,若無其事的在看著墻上的掛歷,好像計算著什么日子。
進了屋子趕緊把字畫掏了出來,“徐樂你們倆趕緊的把東西拿出來,記得小心點。”
駱濤則拿著盆去打一盆涼水,準備洗一把臉,這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回來駱濤騎車帶了王老一路,累的也夠嗆。
幾人輪流洗漱一下,駱濤就拿著那幅榜書欣賞,還問王先生:“王老,您老給掌掌眼。”
這時的王先生也很忙,他正在欣賞今兒個花六塊錢買的一漆器盤子。
“沒時間,你自己不是懂嗎?問我干嗎?”王老都懶的看一眼,一心都在自己淘的寶貝身上。
“不是拿不準想請教您老嗎?不就一瓷盤嗎?您老想要我送幾套乾隆的。”駱濤見他心思全在那瓷盤上,便土豪的來了一句。
“你小子懂什么?這漆器。”
中國漆器有近七千年的歷史和中國陶器可謂是同時期出現,起原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不過兩者的發展路程還是不太一樣,陶器隨著時間的更迭,不能說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也逐漸被瓷器所替代,這可以說是質和量都發生了變化。
漆器,從質的本身來說沒有多少改變,工藝卻是在不斷提升,開始的漆器品色彩多以髹朱飾黑,或髹黑飾朱為主,后來的工藝、色彩等就非常的豐富。
比如王老手這盤子,盤身全紅,色澤鮮艷,不敢說能照鏡梳妝,那也照人留影。
人家沒興趣看自己的,駱濤只好湊過來欣賞他這冷門的漆器。
“王老我瞧一眼?”
“你就別上手了,我怕你毛手毛腳給卒瓦了。”
這不小瞧人不是,怎么說也在行里混那么多年了,還不懂這些嗎?不想讓人上手就直說唄,干嘛要質疑我的業內素養。
“那勞您給說說這漆盤?”不上手就不上手,學習才會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