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安撫,就成功交接好了孩子的問題。
夫妻坐著那輛小吉普就離開了。
見駱濤兩口子走遠,蘇桂蘭才小聲跟柜臺的駱少逸嘀咕了幾句。
“老頭子,你說這兩口子怎么想的,有錢不好好在家享受一下,還自己出錢去山上種樹。”
這種好事,蘇桂蘭是一時不理解,也不會明白。
包括大智若愚的駱少逸也只看明白了一半。
逗小丫頭的他,看了看正在挑書的看客。“你懂什么,這叫明哲保身。”
這四個字就是他看出的那一半意思,還有一半意思是他也難懂的。
因為那是二十年后的人們才會關心的大事。
見到來客,他以微笑面對。
他是經歷過當學徒的歲月,是懂得和氣生財。
“小同志您挑好書了。”
“老同志您好,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知道多少錢?”
現在上面對蘇聯的書也不那么敵對了,好的書還是能流通。
說這話就知道這年輕人第一次來蘭亭書齋。
書齋的規矩就是可以看可以租就是不賣。
駱少逸笑了笑,用手指了一下頭上的匾額,年輕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就見上面漂亮的三行小楷字。
“一文看書。”
意思是在店里看書花一毛錢就可以。
“同價租書。”
意思是從這租書回家看,要交書本的出售價做為訂金。
“概不出售。”
意思就簡單了,本店不賣書。
蘭亭書齋現在的模式就是一家免費的圖書館。
這里面有藏書兩千余冊,只要不是禁書這里都收藏,但沒有一本是古董級別的書籍。
門臉的兩層樓,樓上樓下都是博古書架,還有不少書架沒有書籍。
靠門的地方弄了一個柜臺。
后院共有九間房(除去兩個耳房),是個三合院,駱家沒搬百花小院時,就居住這兒。
九間房都改成了供書友看書的閱覽室,耳房一間成了老倆口臨時吃飯休息的地兒,另一間是供奉著跟駱家淵源很深的王羲之和文征明,還有駱家的先輩。
這店規他還是第一次見,心里面對駱少逸就非常的尊重,“不好意思啊,老先生。我想在這兒看會書,給。”
他說話特別客氣,他本想著買書回家看,但想到租書回家看,這老先生不掙一分錢。
一是內心過意不去,二也想看看這店倒底有什么玄機。
“好嘞!您后面請。”駱少逸站在柜臺內,用手給指了一下路。
“謝謝。”他道了一聲謝就往后院去了。
今兒個他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老京城商家的待客之道,熱情似火,不做作,真誠。
來到后院,他一下就喜歡上了這里。
見閱覽室還有不少在靜靜看書,心里就更加喜悅。
他也說不清這到底為什么?
也許是一份安慰,又也許是一份希望。
總之是駱少逸的所作所為影響到了他。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