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就想自己是不是也要摻合一腳?
畢竟這京城電視藝術中心,不比后世那些亂七八槽的影視公司。
京城電視藝術中心可是中國電視劇的標桿,自1982年成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全國老百姓奉獻一部或者幾部誠心之作。
1984《四世同堂》,1987《便衣警察》,1990《渴望》,1991《編輯部的故事》等等,這大批優秀的電視劇,都是京城電視藝術中心制作。
也正是鄭小龍他們這幫被外界人稱為京圈的人來完成。
駱濤原是不想跟娛樂圈攪和太多,可事事有都不請自來。
自己媳婦是業內人士,自己吶如今也有兩部小說被改編電影。
先是投資西影,(敬重電影人)后又投資《西游記》和《紅樓夢》兩大劇組(敬重電視人)。
現在不想沒有關系都不行了。
駱濤現在也是想摻一腳,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為了以后西昌的宣傳,也為了媳婦朱霖。
她雖然說不演戲不做演員,但不妨礙她成為一名影視制作人和投資人。
這福市產的茉莉花茶也是遠近聞名,香氣濃郁,看來等級不低。
“鄭主任有心了,咱們都隨意一點,你們三個都比我年長,叫我老駱,或者叫我濤子都行,就別提什么駱爺。
這都他們瞎叫,老馬也跟著瞎起哄。”
老馬就顧著喝茶,一點沒怎么認真聽駱濤他們談話,現在的他對影視這行,還沒有興趣。
他現在還有點自恃文人風骨。
同時他很有自知之明,老老實實做好自己信使的職責。
他不感冒,不代表鄭小龍他們兩個人也那般隨意。
兩個相互看了一眼,他們也發現駱濤說的話不像謙虛之詞,海言跟鄭小龍比,他就不會說話。
說場面話這活還是要交給鄭小龍這位老司機,“老駱說的對,您也別鄭主任,鄭主任的叫我,叫我老鄭就可以。”
“老鄭說的不錯,我姓侶。”海言想了一下,他應該是感覺別人叫他老侶,是有點別扭。
停頓一下,笑笑道:“還是叫我海言吧,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名字。”
“海言,海鹽,依我看還沒有老侶好聽呢。”閑來無事的老馬突然插進來一句,語氣多少有點打趣的意味。
海言看了他一眼,有可能是懶得理他,面無表情的喝茶。
鄭小龍連忙出言,打破一下這尷尬的局面。
“三位,咱們喝茶,……”
老馬應該現在還沒有摸清他們這幫人的脾性,今兒吃了一憋。
也知道自己有點冒失,不言語。
“嗯,大白毫。”
鄭小龍一聽趕緊捧到,“您真是行家,一品就知道什么品種。”
海言此時也帶有崇拜的目光看向駱濤。
謙虛一笑:“我哪里是行家,無非是閑的喝過一些茶。”
接著又道:“外形毫多芽壯,色澤嫩黃,香氣鮮濃,純正持久,滋味醇厚爽口,應是茉莉花茶中的精品。”
裝就要裝個徹底,他們兩個人是真服,贊美聲響徹餐廳。
頻頻引人矚目。
老馬對此還是沒有什么感覺,他跟駱濤呆時間長,有很大的可能,早已經麻木了。
不一會,正宗俄國大餐就上來了。
服務員離開,幾個大男人就八卦了起來。
“今兒沾老駱同志的光,我們也能用上這老莫銀質餐具。”
再此說一下這銀質餐具,七十年代之前,老莫所用餐具都是銀質。
改革開放后,也就在七十年代末期,這老莫的顧客猛然多了起來,餐廳里的桌子差不多全能坐滿了,外頭等候就餐的人都得拿號排隊,這一情景持續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