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
“我們西昌為什么來貴省?是因為貴省的氣候適合蔬菜的成長。還有你們這兒的茶葉,中藥材,水果,竹林這些都是貴省特產的財富啊!
有條件你們完全可以產業化,內銷不了,完全可以外銷。……”駱濤劈哩叭啦說了很多在后世最常見的扶貧致富經。
胡同志一點就透,現在的人不是笨,都是思想上局限了。
要不然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的創業者,大都是沒學歷,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束縛,才敢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大膽和創新這兩者是創業者們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駱濤要不是重生者,他哪里懂這么簡單的致富路。
他很激動地握著駱濤的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梁家寨的事情結束后,你必須要給我們好好上一節課。”
駱濤面上表現的很輕松,但內心很慫,感覺這玩笑開大了點。
平時嘴嗨就算了,這還嘴嗨要給干部們講課,這不是豬八戒戴眼鏡,冒充文化人嘛。
駱濤有心要拒絕,但胡同志一點都不給他這個機會。
“你可不能拒絕了,……為了三千萬貴省人民,……這事就這么定了。”
這工作作風一點不像俺印象中認識的那個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濤哥。
只好嘆氣,苦笑道:“我這何苦來哉!”
駱濤的牢騷就像車窗外的飛塵,不去理它,它就沒有脾氣。
車子離梁家寨越來越近,駱濤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份擔憂,那個叫梁蘭的小女孩,回去后應該沒被責罰吧?她平時應該也生活的過去?她父親應該很照顧她?
駱濤帶著滿頭的疑問,聽著村口吹打的樂器聲,思緒漸漸回到了進行時。
這支書可是夠鬧騰的,也不知道從哪里找的幾位民間藝術大師,敲鑼打鼓,用嗩吶吹奏鄉間動人的樂章。
村口的群眾人人都面帶著微笑,學生的小臉蛋上都涂抹了一層薄薄的紅彩。
每個人的精神面貌都要勝昨日,也不知道梁支書給他們灌了什么迷魂湯。
好像人也比昨天多了,應該是聞訊而來看熱鬧的吧。
電視臺的人也架著機器,翹首以盼。
孩子們帶著鄉音喊著:“歡迎,歡迎……”
駱濤對此倒是沒什么感覺,就算不喜,他也不可能說出來,因為這是他們的規矩。
胡同志這人很正派,面露不悅,他的這般反應,也不知道他的那些下屬們看到了沒有,看到了以后又能不能改正。
“哦,您好,您好……”
“……”
雖然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心思,但在群眾面前,各自都保持著各自內心真實的情緒。
大家又在一次進了村會議室,但這次待的時間并不長,差不多就坐下,喝了兩口水,便結束了這番客套。
第一站自然去了梁竹家,到了地方,才知道她家看著在村里應該還算的上不錯,新蓋的三間大瓦房,另外還有六間土房子,一家三代六口住。
今兒因為事前通知了,梁蘭的父親梁二民也不沒有外出干副業。
他年齡不大,才三十多點,但從面相上看,說他五十都有人信,就是那能會算的半仙見到他,都要沉沙折戟。
他很緊張,同時也很實誠,因為他把他的緊張都一股腦的變現了出來。
“……領導們,快……坐……”然后他就一直搓著手站著,眼神老往梁支書和鎮干部身上瞟。
他一個人是無法面對這么大的領導,當然也有別的原因,比如昨天發生的事。